摘要:藥企佈局慢病管理服務主要有自建慢病管理平臺、與互聯網醫療公司合作、物聯網布局以及終端藥店合作幾種形式。物聯網可以幫助患者更加精細管理疾病的同時,對於藥企本身也可以獲得一手的用藥數據,這對於藥企的藥品創新是極爲擁有價值的。

來源: IT桔子(itjuzi521) ,作者:Hilda

國家衛健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在 2018 年的一次會議中透露,2016 年我國慢性病已造成了 2.6 萬億的額外負擔。

我國慢病負擔如此之重的原因在於我國國民慢病管理意識的薄弱,這一點直接導致了我國慢性病的致殘致死率以及相應的醫療支出的比率都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隨着互聯網醫療以及物聯網智能硬件的發展,人們認爲互聯網+慢病管理未來會擁有極好的發展空間。經常被大家所提及的一個設想就是,如果這筆因爲慢性病管理不善造成的鉅額額外醫療負擔只有 10% 得到轉化,慢病管理服務市場也能達到千億級別。

所以慢病管理在互聯網醫療熱潮中成爲了一塊香餑餑,除了原生的互聯網慢病管理服務商,跨國藥企也盯上了這個市場。

慢病管理服務對藥企主要具有三點意義:

1. 患者依從性教育。

2. 營銷革新。

3. 用藥數據積累。

藥物依從性是指患者用藥與醫囑的一致性, 而從藥物治療的角度,藥物依從性是指患者對藥物治療方案的執行程度。對一些慢性病來說,用藥依從性是保證疾病穩定、不進展的重要治療支撐,根據知網的數據,可以看到近 20 年“依從性”相關研究熱度不斷提升。

然而對於慢性病整體來說,由於患者意識不到不保證用藥依從性所帶來的後果,依從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

中外“依從性”相關研究論文數量年度發展趨勢(來源:知網)

依從性不足在造成了患者疾病控制不佳的同時,對藥企來說也損失了一部分銷售量。所以,用藥依從性對於藥企來說是一個盈利點。

另外藥企的營銷近幾年挑戰頗多。一些跨國藥企部分藥品專利到期後面臨的仿製藥競爭壓力逐漸加大,銷量下滑明顯。比如——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 AZ)的明星藥物信必可,該藥於 2007 年上市用於治療哮喘,於 2015 年專利到期。儘管這款藥物在 2018 年依舊以 25.61 億美元位居阿斯利康第一大銷售額,但卻出現了 9% 的下滑。

AZ 的另一外一款未曾在國內申請專利保護的藥物 Crestor(瑞舒伐他汀)下滑更加明顯,降幅達到 39.0%,銷售額爲 14.33 億元。

另外,2018 年年末,我國推出帶量採購試點政策,試點範圍包括 4 個直轄市和 7 個省會城市(簡稱 4+7 帶量採購),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家對特定藥品大量採購,並對銷售量帶來承諾,通過以量換價的方式,讓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替代更高價的原研藥,降低藥價。

所以 4+7 帶量採購政策對跨國藥企原研藥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此次出臺的文件覆蓋藥品 31 個品種,共涉及到 13 家跨國藥企。

如今預中選結果顯示,跨國藥企中,僅有 2 家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入圍。其中,吉非替尼口服由阿斯利康中標,福辛普利口服由百時美施貴寶中標。而這些跨國藥企繼續在這樣的環境中尋求一個創新的銷售渠道,減少這種政策帶來的衝擊。

慢病服務數字化的本身也將爲藥企帶來一手的用藥數據,這對藥企的藥物不良反應監控、創新等都至關重要。

藥企佈局慢病管理服務主要有自建慢病管理平臺、與互聯網醫療公司合作、物聯網布局以及終端藥店合作幾種形式。

一、自建慢病管理平臺

其中自建慢病管理平臺是藥企佈局慢病管理服務的早期模式。

GSK(葛蘭素史克)產品線中哮喘治療藥物具有很大的影響力,SABA(短效β2 受體激動劑)萬託林以及 ICS/LABA(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聯合長效β2 受體激動劑)舒利迭都是 GSK 紅極一時的明星產品。

舒利迭長期規律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哮喘的進展,減少發作。同期的藥品當中,AZ 的信必可與其作用極爲相近,而且當時的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哮喘指南中並沒有明確 ICS/LABA 作爲中重度哮喘患者長期疾病控制產品首選(唯一最佳選擇),所以市面上其他的 LABA、LTRA(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都是其競爭對手,因而 GSK 的舒利迭當時的競爭壓力不小。

另外,舒利迭實際上 2010 年其藥品專利在美國便已經到期,雖說其給藥裝置專利保護會持續到 2016 年,GSK 還是需要找到一種方式來提升自己產品的市場影響力。

所以在 2012 年,GSK 自建 My Asthma 平臺用於哮喘患者的疾病管理。患者每天通過勾選哮喘 ACT 評分表來幫助他們瞭解哮喘控制程度。但是,用戶似乎並不買單,媒體上經常爆出該平臺卸載率高的問題。

GSK 也在該平臺的最後一次更新中提到,平臺將於 2019 年 1 月 31 日從應用商店移除,今後不再對外開放、不再提供更新與支持。

MyAsthma 手冊稱於 2019 年 1 月 31 日停止運營

二、與互聯網醫療企業合作

相似的還有禮來,禮來在糖尿病上下了不少功夫,2015 年,禮來推出了糖尿病管理移動應用程序“糖尿病心天地”,從糖友社區、知識寶庫、健康管理、禮來互動等幾個模塊爲糖尿病患者提供慢病管理服務。

不過,從平臺本身來說,流量與醫生資源是基礎,藥企本身並不具備這些優勢,與之相比,互聯網平臺倒是擁有絕對的優勢。

所以禮來在 2017 與丁香園和騰訊展開了一系列合作,發佈禮來優行糖尿病解決方案,推出半年後完成了 3000 多位醫生、約 8000 位患者、30000 個電話、180000 分鐘的專業雙向溝通,換來的是近 2000 位患者在頭兩個月血糖穩定度提高 15-20% 的良好結果。

與互聯網平臺合作是近兩年藥企佈局慢病管理服務的非常普遍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整合藥企與平臺雙方資源,能夠爲藥企提升慢病管理服務水平以及業務效率。

除了禮來,各大藥廠均有所涉獵。比如輝瑞製藥與阿里健康在藥品追溯、智慧醫療等方面繼續展開合作,探索用藥安全、患者教育等領域的深度研究。諾華製藥 (中國) 也與京東醫藥攜手打造的線上患者社區——“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小屋”。

三、佈局物聯網設備

對於慢病管理來說,生理數據的獲取是一大關鍵,所以物聯網成爲了一些製藥企業的攻堅點。

阿斯利康是物聯網布局的代表者,2015 年,阿斯利康宣佈了診斷(Diagnostics)、器械(Device)與互聯網(Digital)的“3D 創新戰略”。

這個戰略的發佈擁有一定的歷史背景。近年來,阿斯利康多個重磅炸彈級藥物遭遇專利懸崖,其營收不斷下滑。所在這種情況下,AZ 選擇重點發展心血管&代謝,腫瘤和呼吸、炎症&自身免疫三大核心業務,對不屬於上述三大核心業務的產品線則逐漸剝離。

自 2015 年起,阿斯利康就圍繞呼吸、心血管、代謝、腫瘤、消化疾病等中國患者最迫切需要的疾病領域,聯合外部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健康商業創新模式。

2017 年 6 月,阿斯利康在無錫成立啓用中國商業創新中心,該中心爲推動健康商業創新與健康物聯網的開放性戰略平臺。阿斯利康與合作伙伴也依託這一平臺,加速健康創新項目的孵化與實踐。

通過合作創新,AZ 先後推出兒童霧化中心、呼吸綜合診療室、中國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中國胸痛中心、消化道腫瘤防治中心、前列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家庭醫生慢病管理中心、智慧藥房等疾病解決方案。

AZ 疾病管理中心在中國全國推廣迅速

物聯網可以幫助患者更加精細管理疾病的同時,對於藥企本身也可以獲得一手的用藥數據,這對於藥企的藥品創新是極爲擁有價值的。AZ 通過在中國大力推進物聯網疾病管理中心,大幅提升其產品在中國的影響,在中國慢病管理開發的早期階段,這種策略有助於 AZ 未來在中國的慢病治療領域取得優勢地位。

四、與終端藥房合作

在美國,終端藥房也在加強慢病管理服務。比較典型的是美國的 Ride Aid,2014 年這家連鎖藥店從英國保險公司 BUPA 手中全資收購了慢病管理及數據分析公司 Health Dialog。進而通過慢病管理服務專員爲患者提供宣教管理服務。

國內,在醫藥分開、處方外流以及分級診療政策的推進下,線下零售藥店被賦予更多功能成爲必然。

製藥巨頭輝瑞製藥在 2012 年便與國大藥房建立分銷關係,並在品牌宣傳、渠道管理、數據採集、信息交流等方面開展深度戰略合作。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中國國情、政策的變化,輝瑞中國副總裁谷成明在 2015 年便提到社會藥房切入慢病管理是一大趨勢。而輝瑞也在這一方向深入佈局,2018 年輝瑞支持了“高血壓管理藥店合作促進項目”,通過聯合藥房、專家、學會開展高血壓防控活動,發揮零售藥店在高血壓防控中的積極作用。

從上述幾種合作模式來看,各種模式最後取得的效果各有不同,除了自建平臺受到限制較大,容易失敗之外,其他的模式都能夠爲跨國藥企在國內慢性病治療的佈局起到較大的作用。

不過,筆者個人認爲,國內很大一部分患者由於缺少醫學宣教以及基本的醫學素養,無法對一些症狀較輕、暫對生命沒有威脅疾病預後形成很好的認知,從而缺少管理自身疾病的動力。

因此,國內慢病管理服務的推廣,尤其是 C 端的推廣不一定很有效率。另外,慢病管理的控費屬性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極具吸引力,藥企與保險公司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合作途徑。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本文由 IT桔子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請於文首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餘作者身份信息),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1727.html 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虎嗅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