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侵華期間,大量的日本僑民搭乘侵略的戰車來到了中國,到抗戰勝利的時候,在中國的日本僑民約有130萬。

根據《波茨坦公告》第9 條規定:“日本軍隊,在完全解除武裝以後,將被允許返其家鄉,得有和平及生產、生活之機會。”中國政府從1945年10月20日在天津遣返了首批3400名日本僑民,從此拉開了中國戰區大規模遣返日僑日俘的大幕。到1949年以前絕大多數的日本僑民已經被送回了國內。

到新中國成立以後,留在中國的日本僑民大約有3.4萬人。這些滯留在中國的日本僑民他們多數有着回國的願望,並日夜思念着自己的故鄉,自己的親人。但因當時中日兩國並沒有外交關係,對於這些日本僑民來說歸國的熱盼成爲了一個難圓的奢望。

新中國對於這些滯留在中國的日本僑民的態度是真誠的,認爲他們歸國的願望是完全正當的,並願意給予他們幫助。

雖然當時中日兩國沒有外交關係,爲了合理解決中日之間滯留僑民這一戰爭遺留問題,進一步推動中日關係的發展。1952年7月,中國政府批准了協助日本僑民歸國計劃,併成立了由中國紅十字會等部門組成的中央日僑事務委員會。除極少數戰犯及刑事罪犯應該依法處理外,對於在華日僑本着自願原則,分期分批協助他們回國。

中國的善舉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響,日本僑民家屬紛紛表示感謝,許多民間團體也表示願意進行協商。日本政府也在壓力下表示願意積極採取措施促使僑民歸國。最終確定由日本紅十字會、日本和平聯絡委員會和日中友好協會共同組織代表團來華協商。

1953年1月,日本代表團首次持日本公務護照來到中國,開啓了中日交往的大門。

從1953年3月到10月,在中國紅十字會及有關部門的協助下,七批共26026名日本僑民得以歸國。同時中國政府表示,今後如仍有個別日僑願意返回日本,我們都願意繼續給以協助。

最終到1958年7月,共分21次將3.5萬名日本僑民送回國內。

這些被新中國送回國內的日本僑民在離開時,中國方面爲他們舉行了聯歡會,並贈送紀念品,許多歸國的日僑都感動得熱淚盈眶,依依不捨。負責日本僑民歸國的三團體對中國真心實意的表示感謝。協助日僑歸國,讓日本有識之士對新中國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紛紛呼籲政府改善中日關係。

歸國的日本僑民還組織了”在華日僑歸國者全國聯絡會“,一直爲中日友好與和平運動在不懈努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