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0年5月底開始,33萬英法聯軍在德軍的攻勢下奇蹟般地在九天內從法國東北部港口敦刻爾克撤往英國本土,史稱“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次戰略撤退能順利實施,與希特勒的一道特殊命令分不開:就在大撤退開始前兩天,希特勒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使英法聯軍得以先行佔領敦刻爾克。

1940年5月底開始,33萬英法聯軍在德軍的攻勢下奇蹟般地在九天內從法國東北部港口敦刻爾克撤往英國本土,史稱“敦刻爾克大撤退”。

1

這次戰略撤退能順利實施,與希特勒的一道特殊命令分不開:就在大撤退開始前兩天,希特勒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使英法聯軍得以先行佔領敦刻爾克。

希特勒爲何下令停止進攻,有人說他是想放英國遠征軍一條生路,以便和英國展開談判;還有人說是希特勒想給納粹德國的空軍元帥一個建功的機會,讓空軍在沒有地面部隊支持的情況下重創英法聯軍。

但最可信的解釋是:納粹德國的一位陸軍元帥向希特勒建議,“裝甲部隊已前進了那麼遠,速度那麼快,力量已大大減弱,需要停下來整頓,重新部署,以便對敵人進行最後的打擊”。

希特勒也擔心裝甲部隊進入運河交錯地帶“要冒很大的危險,可是得不到任何重大收穫”,認爲僅靠空軍就能阻止英法聯軍從海路大規模撤退。

總之,儘管部分德軍將領對這道命令表示不滿,認爲錯失了戰機,但希特勒還是要求停止進攻。當納粹德軍恢復進攻時,英法聯軍已經搶先佔領敦刻爾克,開始部署撤退行動了。

2

除希特勒下達的“停止進攻”命令外,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順利進行也得益於氣候因素。

從1940年5月底到6月初的這九天,至少有半數時間在下酸雨,加上炸藥帶來的滾滾濃煙,大大降低了沙灘上的能見度,德軍的空襲效果大打折扣。

同時,原本風暴頻發的英吉利海峽在這幾天時間裏也頗爲平靜。

英軍士兵回憶道:當時的“海面變得比儲水池還平靜……幾乎見不到一絲波紋”。這無疑大大緩解了水手們的壓力,使他們得以在船隻已經超載一兩倍、海面距船舷僅有幾英尺的情況下順利地航行,從而保證了大規模運送人員的可能。

3

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在外圍阻擊德軍的英法聯軍,他們爲戰友的撤退付出了很大犧牲。

在海峽邊,英軍的一個步兵旅和一個坦克營奉命協助法軍駐守,他們被嚴令禁止撤退。於是,在生死攸關的四天裏,他們殊死拼殺,牽制了德軍至少兩個裝甲師,守住了英軍退往海邊的道路。

法軍第一集團軍司令則拒絕後撤,其統率的五個師英勇抵抗,保障了敦刻爾克的安全,他們自己則成了德軍的俘虜。

敦刻爾克西部和西南部地區由法軍第16軍團負責防守,大撤退結束後,拼命防守的四萬法軍全部被俘……正如丘吉爾後來所說:“如果沒有敦刻爾克後衛部隊堅持戰鬥,我們在英國重建一支保衛本土和爭取最後勝利的軍隊的工作就會大受挫折。”

英國皇家空軍爲掩護大撤退發揮了更爲關鍵的作用。他們每天出動300架次飛機,從英國本土機場起飛,到敦刻爾克上空同德軍飛機激烈交戰。掩護大撤退期間,英國皇家空軍損失飛機106架,但打下了156架德軍飛機。後來丘吉爾也在議會中強調敦刻爾克“這個勝利是空軍獲得的”。

4

平民的力量也很重要。丘吉爾從建議撤軍開始就即刻命人徵集船隻,以做準備。英國民衆也自發提供了遊艇、漁船等400艘,漁夫、碼頭工人、快艇運動員等各行業人員都駕船參與到了撤退行動中。

他們在槍林彈雨中拯救了大量聚集在敦刻爾克的聯軍士兵,並有125名平民犧牲。最終,約有十萬名士兵是乘坐這些小船回到英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