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樣,當把文章看成「內容產品」,「咪蒙團隊」的人絕對是那種「能秒變傻逼」的——他們對讀者的感知能力,超強。但「咪蒙」的小夥伴不這樣,同樣是寫80後人羣的生活現狀,他們會實打實地問「80後現在大都在做什麼」,然後去搜集大量的資料、沒資料就自己採訪,再得出結論——觀點不刻意討好誰,這就是我理解的「真誠」。

作者:胡晨宇,來源:

不愛講道理

原標題:那個被全網封殺的組織,教我的 4 件事,太牛逼了!

我最近在北京,跟着「咪蒙團隊」的同學學寫作。對,就是那個因爲文章寫得太火,最後直接被封殺掉的「咪蒙團隊」。他們的文章曾經火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你打開朋友圈,能刷到 10 幾個朋友,連着轉發他們同一篇文章那種,俗稱刷屏。

他們寫東西甚至不用追熱點,因爲他們自己就是熱點。去年「江歌劉鑫」案,本來早期沒太多社會關注度,但他們一篇文章,硬生生把案件頂上了微博熱搜,成爲全民關心的大事。所以他們做內容,是真的強。

今天這篇文章,就分享下這 3 周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讓我「臥槽!還能這樣」的東西,啓發非常大,希望對你有幫助。

1、 一秒變傻逼

看過一個段子:喬布斯變傻逼,只要1秒,馬化騰要5秒,張小龍要10秒。這不是罵他們,對於一個做產品的人來說,變傻逼,是好事。 因爲意味着你能從用戶的角度,像個小白(傻逼)一樣,重新看待自己的產品。 這樣就能知道用戶想什麼、要什麼,不至於自嗨,更能把握準需求。

同樣,當把文章看成「內容產品」,「咪蒙團隊」的人絕對是那種「能秒變傻逼」的——他們對讀者的感知能力,超強

(1)同樣一件事,他們總能找到更痛、更有大衆共鳴的點

如果讓你針對80後,以《張信哲綜藝唱哭80後》爲切入點,寫一篇文章,你會怎麼寫?

可能咱們會列舉一批80後偶像,做個懷舊貼,說說80後已經老了、80後被生活磨平了什麼的。但這就太普通了,有共鳴,但是已經被寫爛了。「咪蒙團隊」給的點是:比被調侃更悲劇的,是80後已經沒人調侃,因爲壓根沒人關注。啊,這個點就太扎心了,觀點又痛又新穎,比80後還懂80後。

(2)他們很清楚讀者已知什麼,未知什麼

我報過一個最近大火的電影《哪吒》的選題,想寫《哪吒》的悲劇:曾經逆天改命的哪吒,長大後卻要爲天庭,鎮壓同樣逆天改命的孫悟空——哪吒因爲對孫悟空的偏見,重現了他自己身上的悲劇——所以,改命沒用,改偏見纔行。

看着角度還不錯,但他們馬上指出了問題:1、讀者會默認孫悟空 是逆天改命的嗎?2、讀者會默認哪吒是因爲偏見而打的孫悟空嗎?如果都不會,那就意味着我們需要先去教育讀者,讓他們接受這些前置觀點,才能讓文章成立。 這個教育成本太高,能不能打動讀者不說,讀不讀得完都是問題

我...

咪蒙他們這種對讀者的感知能力,實在太猛,但也太難。不然市面上不得出來很多咪蒙這樣的號,但也不是沒有,只是都來自咪蒙他們自家。這意味着,他們有方法,大量的方法,系統性的方法,包括怎麼做用戶感知,怎麼做方法論沉澱。

2、自我解剖

先說用戶感知怎麼練。我來北京的第一份作業,就是去看電影《哪吒》。當然不是單純看電影,是一邊看電影,一邊總結我作爲觀衆的情緒走向:什麼時候想笑、什麼時候緊張、什麼時候感動、什麼時候憤怒...這就是差別,我們看完一部電影,可能會有觸動,但僅此而已。

不過對於「咪蒙團隊」的小夥伴來說,這纔剛開始。 分析這些情緒觸動,找到被觸動的原因,以及學着製造這些觸動 ,纔是一個優秀的內容創作者該做的。不只是分析文章、電影這種大的內容載體,小到一句話,他們也不會放過對情緒的深挖。比如,文章馬伊琍離婚的時候,文章在微博寫了一句:

我們看完就看完了,但「咪蒙」的小夥伴中,居然有人覺得很感動,她自己也不知道感動啥。別人離婚她卻感動,太特別了,要挖一挖。然後他們整個團隊,就揪着這個人一直問原因。最後發現,是「吾愛」2個字,戳中了她——已經離婚的2個人,在離開後還能互道一句「吾愛」,真的很難得。

因爲我們這一代的人,已經不太相信相守一輩子,好聚好散已經是最好的結局。所以,他們當時就準備寫一篇《文章馬伊琍離婚,我很羨慕他們》。真的是厲害。

這種對用戶、對情緒的揣摩,已經成爲他們的日常習慣;而揣摩得越多,對用戶的感知就越精準,越能一秒變傻逼,又反過來讓他們能更好地找到大衆痛點、做更流暢的內容表達。這還沒完,用感性「解剖」完自己的情緒,他們開始用理性沉澱方法論,這才嚇人。

3、教語文的數學老師

當我第一次聽「咪蒙團隊」講方法論時,我整個人是傻掉的。不是聽不懂,是歎爲觀止——“還特麼能這樣寫句子,還特麼能這樣總結方法”。舉個例子,以前咱們的語文老師,是怎麼教我們寫句子的?“這個句子不錯,大家抄一下,多看,多背。”潛臺詞就是,你自己去感覺,慢慢就會了。

再好一些的老師,會告訴你,“這句話用了「頂針」,大家記得模仿哈”。不記得什麼是「頂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用了「頂針」,前一句的結尾,和後一句的開頭一樣。

但「咪蒙團隊」不是這樣總結,他們抽象出了一個數學模型。比如,頂針就是ABBC模型。抽象成數學模型的優勢在於,你看到了ABBC,就能推出ACBC。

ACBC是啥?押韻啊。“長大以後,我們受到更大的委屈,卻連哭都只能沉默着不敢發出聲音。怕恨自己的人聽到,更怕愛自己的人聽到。”——這裏第二句就是ACBC,讀起來有沒有很高級。

推導出了ACBC,就還可能推導出ABBA、ACBA... 這種由一個公理,推出一堆定理的方式 ,不就是數學、物理老師的教法嗎?以後大家吐槽一個人文筆不行,千萬別說「你的語文是數學老師教的吧」...相信我,如果他真是數學老師教的語文,絕對很厲害。

以上就是我跟着他們3周,觀察到最讓我「臥槽」的3點。但老實講,這些只是技巧,只是讓文字更有力量的技巧。我認爲真正最牛逼的地方,是他們非常真誠,沒錯,三觀經常被吐槽的咪蒙團隊,很真誠。

4、真誠提問,真誠思考,真誠回答

很多人都說咪蒙三觀不正,說他們團隊的其他號都是各種操縱大衆情緒。我這兒要爲他們說兩句。

(1)他們真的那麼會操縱情緒嗎?

真的。不只是他們, 優秀的內容作品,都會操縱人的情緒 。愛國電影,就是爲了讓觀衆燃起來,所以必須會調動(操縱)情緒,比如:《戰狼2》;公益宣傳片、公益紀錄片,就是爲了能讓觀衆有強共鳴,這樣我們才能被情緒帶着去行動,比如:講日本屠殺海灘的紀錄片《海豚灣》。

(2)他們的三觀正不正?

三觀我不懂,也不評價。但我知道他們團隊的人,非常真誠——他們怎麼想的,就怎麼說。你可能覺得「怎麼想就怎麼說」很容易,也許吧。但對做內容的人來說,很多從業者是爲了熱點而寫熱點,爲了迎合讀者而去迎合。真誠,在這個行業是非常稀缺的(估計很多行業都稀缺)。

拿我舉例,我寫自己公衆號的內容還好,但如果要去給其他品牌投稿,就會刻意去設計內容、刻意去討好讀者。比如,我最近給某文化品牌寫稿,寫關於80 後人羣的生活現狀。一般的操作是,先找到一個討好80後的傳播點,然後去搜集材料讓它顯得靠譜。這就好像先認定一個人有罪,然後想辦法證明它。

但「咪蒙」的小夥伴不這樣,同樣是寫80後人羣的生活現狀,他們會實打實地問「80後現在大都在做什麼」,然後去搜集大量的資料、沒資料就自己採訪,再得出結論——觀點不刻意討好誰,這就是我理解的「真誠」。他們團隊很推崇「普利策」新聞精神,而 普利策的內核之一,就是「記錄真實」

當然,記錄真實也是很危險的,每個人看到的“真實”不一樣,有的“真實”,還會戳痛一些人的既得利益。這世界上沒什麼產品、觀點、言論,是所有人都滿意的。而像他們這樣,當經常把一個東西寫爆了,寫到非常多人能看到它,就一定有人對它不滿意,也就產生了「三觀不正」的評價。

說回「真誠」,爲什麼我會認爲「真誠」比前面的技巧都重要?因爲寫作的內核就是一種溝通手段,一個作者通過寫作,把ta的思考分享給別人,這對於讀者來說,和聽作者做一次現場演講沒啥區別。

因此,溝通裏最重要的,肯定不是表達上的花言巧語(技巧),而是 觀點本身值不值得表達,值不值得讀者傾聽,值不值得被傳播出去 。要得到這種有價值的觀點,一定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真的非常真誠地對待一個問題,真誠地推敲,真誠地去了解——這樣的回答纔有深度,才和別人不一樣,才值得被傾聽,才值得被傳播。花3天採訪100人寫出來的東西,和百度30分鐘寫出來的東西,肯定不一樣。

5、總結

坦白講,寫到這裏我蠻沮喪。不只是意識到能力差距,更多的沮喪,是意識到時間差距。講俗一點,就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問題,我肉眼能看到的差距,背後都是大量的刻意練習、長期積累帶來的。

梁寧老師曾經給「能力」分過類,底層叫「微觀體感」,再上一層是「中觀方法論」。比如,「一秒變傻逼」的能力,就屬於微觀體感,能夠清晰的感知讀者、用戶。但這種能力培養起來非常耗時,甚至方法論給我們都沒用。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有個學徒,煎雞蛋煎了10年才被二郎認可。要知道煎雞蛋的方法論就那幾步,但要真的做到位,就得大量的練習,積累大量的微觀體感,沒有捷徑。

咪蒙的這些小夥伴,其實年紀大都很小,可想而知他們是從多早就開始積累。但轉念一想,世界確實不算公平,有人起步就是很早;不過世界又是極度公平,別人的優勢,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沒有捷徑。

那麼,與其糾結過去,不如接受它,過去改變不了,但咱們的未來可以改變。方法也很簡單,現在開始,悶頭開始做就好。共勉。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作者:胡晨宇。一週一篇,記錄踐行、反思和洞察。

作者公衆號:不愛講道理(id:norule_h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