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崇信縣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縣工業集中區廟臺村後子溝存在非法開採砂石問題,遂展開調查。後子溝位於省級風景名勝區——崇信縣烏龍山景區,附近有幾家採石企業都已關停。進入後子溝,沿着前幾年採石外運形成的道路行進,隨處可見採礦行爲留下的痕跡。由於非法採石方式粗放,整個山體被削去多處,山石裸露在外,山上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溝深處藏有挖掘機、剷車以及油桶、水桶,其中2個油桶中仍裝有柴油,用於採石施工車輛。油桶藏在林區深處,埋下了火災隱患。現場的砂石散落堆放在路邊,未採取任何苫蓋措施,極易發生砂石滾落、山體滑坡等重大安全事故。同時,溝內沿路散落了廢棄水箱、廢棄三輪車等較多施工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污染。

經調查,原後子溝石料廠於2006年7月27日辦理了《採礦許可證》,後經數次變更、延續,採礦證於2016年9月5日到期。2017年4月13日後子溝石料廠在縣上組織的“清零行動”中關閉取締。後子溝石料廠未經地質礦產管理部門批准擅自開採砂石屬於非法採礦行爲。

爲了嚴格貫徹執行《礦產資源開採登記管理辦法》、《森林法》、《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國家礦產資源和生態環境,確保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免受侵害。崇信縣檢察院立即啓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向負有監管職責的崇信縣國土資源局、崇信縣林業局、崇信縣安監局分別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履行法定職責,對非法採礦行爲展開調查,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嚴厲打擊並關閉取締到位,恢復林地原狀。

收到檢察建議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立即對非法採礦當事人施工設備予以暫扣,作出行政處罰並批評教育,督促其儘快對遺留在場區的油桶、水桶、廢棄水箱、三輪車及垃圾進行了清運,對開採石料形成的廢渣及時進行了清理、苫蓋。原辦公用房、炸藥庫舊址,開採平臺進行覆土復墾,修建植樹工程,植樹補綠。在通往後子溝石料廠的狹窄路段修築了長3.5米,寬0.6米、高2米的阻攔牆,阻止機動車輛出入,徹底封閉進場道路,杜絕偷挖濫採行爲發生。同時,國土部門積極銜接法院,加快行政處罰強制執行進程,督促當事人履行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罰款繳納等工作。

一紙檢察建議,服務縣域生態資源環境建設,通過公益訴訟的訴前程序,既促進了政府職能部門積極履職,有力打擊了非法採礦的違法行爲,制止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又倡導了綠色發展方式,保護了生態環境,爲建設美麗和諧幸福新崇信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會效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今後的工作中,崇信縣院將不斷探索創新,將公益訴訟工作做實做細,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環保利器”作用,努力守護好整潔優美、文明有序的生活環境。

來源:崇信縣人民檢察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