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逾兩千處

高星研究員在論壇上發言。 孫自法 攝

中新網鄭州8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星28日說,目前,中國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逾2000處,涵蓋距今210萬年至1萬年的各個時段。

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考古學會主辦,主題爲“新中國考古70年”的第二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當天在鄭州開幕,高星代表舊石器考古專業委員會發言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介紹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舊石器考古領域取得一系列收穫與成就,主要包括:極大拓展了中國地區古人類生存演化的時空框架;構築了華夏大地史前歷史的基礎和基幹,基本復原了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和多樣化發展過程;基本釐清了中國最早人類(直立人)的來源和現代人起源、演化的過程及其文化表徵;對古人類的生計模式、行爲方式及其動因做出有益探索;對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特點、多樣性和有別於西方文化傳統的成因,以及東西方遠古人羣與文化的關係提出相關闡釋和假說;對舊石器時代過渡、農業孕育等議題做出有益探討及材料、信息儲備;舊石器考古學科長足發展,人才隊伍顯著壯大。

其中,在拓展中國古人類生存演化的時空框架方面,新中國成立之前,只有周口店、水洞溝、薩拉烏蘇等少量遺址及其代表的有限時段,而目前,中國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超過2000處,並涵蓋了距今210萬年到1萬年的各個時段。

高星指出,在當前舊石器考古學術水平與國際地位評估上,中國舊石器考古學行業發展很快,並快速與西方接軌和接近,主要體現在材料積累、儀器設備更新、國際期刊文章、國際舞臺活躍度、同行評價等方面,中國舊石器考古雖已進入國際第二方陣的前列,但與歐美主要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他認爲,目前中國舊石器考古主要存在“學科定位與歸屬尷尬”“舊石器-新石器考古的條塊分割、畫地爲牢,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人爲割裂”“舊石器考古師資力量缺乏”“材料共享難度大,缺乏共享性數據庫”等問題。

對於中國舊石器考古未來發展,高星也提出多項具體建議:一是從各個層面重視舊石器時代考古學;二是擴增人才隊伍,尤其是增加大學合格、專業的師資力量;三是建設常設性的舊石器時代考古田野培訓基地;四是進一步加強科技分析和實驗平臺建設,強化學科交叉;五是進一步鼓勵、開放國際合作;六是以重大課題爲導向,提升研究水平和理論闡釋的含金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