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蘭德曾就我國中小學生課外班參與情況進行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孩子平均每週上課外班時間近5個小時。看似簡單的對話透露着中國孩子的現狀,作業、課外班當道,戶外玩耍成爲奢望。

“媽媽,我想出去玩會兒。”

“好好寫作業,待會兒還有xx課外班要去上呢。”

……

看似簡單的對話透露着中國孩子的現狀,作業、課外班當道,戶外玩耍成爲奢望。

近期發佈的《兒童藍皮書: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數據顯示,我國中小學生課後平均每天寫作業時間接近1.5小時!

1.作業,怎麼老是你?

作業,是每個學齡兒童的標配,只不過中國孩子略微多了點。

不論是上學日還是週末,在校外時間分配上,“寫作業”所花費的時間基本都是最多的。上學日期間,平均每天寫作業所花費的時間達87.85分鐘,戶外活動時間僅有作業時間的一半左右。週末時間稍顯寬裕,雖然每日寫作業時間達115.85分鐘,但戶外活動時間與作業時間持平,超出上學日戶外活動時間近3倍。

參照上圖中所描述的孩子校外活動主要內容,小編幫您算算學齡兒童的校外活動時間會如何分配。假設16點放學,21點休息,除去1.5小時作業時間、1.5小時洗漱、喫飯、上廁所等正常生理行爲時間、1小時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後,給予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已所剩無幾。沒有足夠的時間釋放天性、接觸朋友及大自然,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無疑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課外班,躲不過去的那道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課外班的重要性就在此體現。

美蘭德曾就我國中小學生課外班參與情況進行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孩子平均每週上課外班時間近5個小時。在課外班類型的選擇中,兒童上學日參與“學科輔導”的佔比最高,爲66.5%,其他依次爲“文藝特長”、“體育特長”、“科技興趣”。

可見,大部分孩子參加課外班的首要目的還是學習成績提升,在成績提升的同時,家長注重孩子興趣及特長的培養。另有42.3%家長認爲,報名課外班參加培訓會讓孩子有更大的機會進入更好的學校學習,“擇校”也成爲部分孩子報名參加課外班的主要目的之一。

總體來看,我國青少年兒童的校外時間基本被家庭作業和課外班這兩座大山佔據,給予孩子自由玩耍、充分展現自我個性的時間被嚴重壓縮。面對這種情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科學規劃兒童校外生活時間,提高兒童校外生活質量,爲兒童的健康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和保障。

“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等待着遊戲的童年……”,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歌聲中所描繪的童年,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來源:《兒童藍皮書: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美蘭德中小學生課外班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