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務完成後,崔利軍介紹,他當時堅信信號燈熄滅與產品性能無關,很可能是因爲設備啓動導致平臺失衡所致,一旦恢復平衡,信號燈就會重新亮起。在航天發射的大舞臺上,崔利軍一心撲在發射一線、一直緊盯任務成功,被同事們譽爲發射場的金牌指揮員。

“4天組織完成發射塔架狀態轉換、一年內指揮任務十戰十捷、參與80多次發射任務無一失誤、保持全勝……”這是崔利軍擔任一號指揮員以來向組織交出的成績單。

在航天發射的大舞臺上,崔利軍一心撲在發射一線、一直緊盯任務成功,被同事們譽爲發射場的金牌指揮員。

每當崔利軍“10、9、8、7……”的口令響徹發射場時,那份自信和從容令人敬佩,而這堅定自信的口令背後,是持之以恆的付出。

崔利軍是中心發射系統有名的“問不倒”和“難不住”,發射場幾十個子系統、上百個分專業、數以萬計的數據他都瞭如指掌。

同事們說,崔總是天生的大智慧,常人難以企及。可崔利軍卻說,談不上什麼智慧,只是幹得多、想得多、研究得多罷了。

爲了在指揮中萬無一失,崔利軍和自己約法三章:不能有不瞭解的專業崗位,不能有不掌握的設備原理,不能有不熟悉的試驗流程。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崔利軍堅持白天到一線崗位跟學,晚上“雷打不動”自學2小時;爲了及時掌握各系統運行情況,他苦練數據判讀,盡心熟悉每一名崗位人員。

同事們介紹,崔總有兩大絕活:看一眼參數就能快速判斷設備工作是否正常;聽一聲口令就知道崗位人員狀態是否良好。

某型任務進入倒計時,崔利軍按照發射程序進行倒計時讀秒。

就在倒數6秒時,意外發生了,發控盒上一個作爲點火條件的指示燈突然熄滅。

情況突然,指揮大廳瞬間一片寂靜,緊張的氣氛迅速蔓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崔利軍身上。

繼續執行,風險極大,很可能箭毀星亡;終止任務,整個發射將被延期,項目受到影響,損失同樣不小。

“北海請稍等!”電光火石間,一系列的可能因素在海中飛速閃過,崔利軍不大的聲音,響徹北海大廳。

9秒鐘過後,信號燈恢復正常。崔利軍從容地下達發射口令,火箭拔地而起、直指蒼穹。

任務完成後,崔利軍介紹,他當時堅信信號燈熄滅與產品性能無關,很可能是因爲設備啓動導致平臺失衡所致,一旦恢復平衡,信號燈就會重新亮起。

有人問他,那樣的決斷,害怕過嗎?

崔利軍說:“那是我的工作,愛它、瞭解它,沒有什麼怕的,習慣了!”

2013年,發射場迎來了國家某重點型號任務,該任務不僅狀態新、風險高、壓力大,更讓人犯難的是:考慮到新塔架分身乏術,上級決定將該任務放在70年代建成的老塔架上測試發射。

聽到這個消息後,崔利軍心裏咯噔了一下:當時的老塔架已超過了服役期,所有線路管道還能不能通,設備還能不能用,相關配件廠家還生不生產,誰心裏也沒底。況且由於地勢下陷,塔架和地面產生了傾角,這將給發射帶來極大風險。

望着手裏的任務通知書,崔利軍異常冷靜、態度堅決,在任務動員大會上立下錚錚誓言:誓讓老塔架煥發“新青春”!

爲啃下這塊“硬骨頭”,崔利軍帶領技術小組對塔架上幾百條管路、上千臺設備、上萬個元件進行“掃蕩式”的檢測,一個接頭一個接頭地過,一臺設備一臺設備反覆運行考覈,工作量之大超乎想象。

那段時間裏,崔利軍堅持每天提早半小時到陣地查看準備情況,推遲半小時離開再理一遍設備狀態,每一次排故他都始終盯在第一現場,與一線工作人員並肩戰鬥到最後一刻。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歷70多個跌宕起伏的日夜奮戰,任務不僅取得了圓滿成功,還創下了塔架平臺打開時間最短、空調最低溫保障等多項紀錄。

崔利軍說:“對黨忠誠,爲國爭光是航天人最根本的初心所在,只要守住這一點,就不會迷失在個人利益中!”

▋作者:路俊、劉橋明、呂志剛

▋來源: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裝備科技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彌向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