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高二的學生,遇到了有生以來最大的困惑:他的班主任是一位年輕漂亮又非常有才華的女老師,不僅課講得好,還很瞭解他們,在學校也有很強的組織能力,他們班在各項活動中總是名列前茅。班上的同學都很喜歡她、敬佩她,他更是對老師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凡是她講的課,他總是拼命預習準備,踊躍發言,只爲吸引她的目光和聽到地的表揚。她在作業上的批語,他總是反覆翻看,直到倒背如流。甚至他還模仿她的字體=體,常常獨自四憶她的一瞥一笑,還尋找一切機會向地問問題。他述茫了,懷疑自己喜歡上了老師。爲此他陷入苦惱中,老師比自己大十幾歲,這種感情一旦被別人發現,別人會怎麼看呢?

對於早戀,有人這樣看待:“每個時期都應有每個時期的事情,假如提前做了後一個時期的事情,你便失去了前一個時期。”我很贊同這種看法,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該做的事情,有些“情”、有些“事”,你需要弄清楚。情竇初開,喜歡一個人,那是你成長的表現,你有這種心理證明你還是一個“正常的人”。但是,喜歡不一定就是“愛情”,有好感不意味着就要談戀愛,莫把男女之間的朋友關係、知己關係當做“愛情”關係。倘若你們之間的交往被別人誤解了,那你們就需要思考下自己的行爲是否有不當的地方。

我也從那個階段經歷過,和現在的同學比起來,我還真是out了。初中階段,我單純的觀念裏也有愛情朦朧的影子。那時班裏有個很可愛的女孩,就坐在我的身後,我比較調皮,有時候上課還說話,她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提醒我老師來了,要注意了。因爲有個可愛的女生在身後,那時的我很喜歡去教室。那個時候的想法很單純,就是簡簡單單的喜歡而已,但現在想來,也正因如此,才讓我們保持了這樣一種朦朧而又雀躍的感覺吧。初中畢業後,我很少見她,這段情感也就深埋在我的記憶中了,我也很自豪自己當時沒有做出過分的舉動。彼此保持距離地看着對方,彼此幫助也是很快樂的。

高中階段,我單純的感情中又出現了另一個女孩的影子。當時,學校裏有談朋友的,但是,對於年少輕狂的我,卻不知情爲何物,總之,始終沒有近出這一步。然而,那份懵懂的情愫一直讓我暗自努力。我始終覺得:喜歡一個人,不是讓她困擾,讓她圍着自己轉,也不是讓自己無可救藥地圍着她轉。我相信只有被此幫助、共同進步纔會讓我們在未來有更多的機會。

喜歡也可以成爲動力,處於青春期,我們會有自已愛慕的對象,然而這份情感也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困擾,甚至成爲阻力。在這裏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如果真的喜歡某人,那就讓喜歡成爲一種動力。青春是最美好的階段,處於青春期的同學們應該具備這種動力。你需要認識青春期生理和心理變化,只有瞭解了成長過程中出現的變化纔可以平靜而合理地應對。在青春期很多時候有虛榮心是正常的,但是感情不是炫耀的資本,拿另一個人的感情來成就自己的快樂,是最要不得的。

人或多或少都有從衆心理,但是,請審視自己的感情,沒必要跟着流行“戀愛”,有時候你需要的是友情,卻不是愛情。不過小編覺得,用戀愛來對抗來應對老師和父母,受傷的是三方,尤其是處於這個階段的你們。對抗來源於不理解或者誤會,坐下來溝通,比站起來反抗要安全得多。假如你們雙方真的喜歡彼此,請不要在學校、公共場合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表達愛意沒有錯,但是也要注意場合,更要注意自己的學生身份。無論你們的感情有多深厚,在沒有成年之前,我建議你們不要做出格的事情一性是你們難以承受的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