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禪修者已經獲得第二觀智:把握因緣智(Paccayapariggaha- bana)時,透過他的親身經歷,他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他不再懷疑過去、現在、未來世是否有永久存在的靈魂或自我。當禪修者通過「道非道智見清淨」時,他可以非常清楚的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

爲了證悟,我們必須經歷七個階段的清淨:

一、戒清淨 (Purification of Moral Conduct )

第一是戒清淨(sila-visuddhi):指道德行爲的清淨。禪修者如果不受持八戒,至少必須受持五戒,這樣他們便可以持戒清淨。五戒中的第三戒是禁止邪淫,而八關齋戒中的第三戒是禁止性行爲。如果禪修者不戒除性行爲,他的心會被貪慾蓋(kamacchanda­nivarana)所染污。只有當心從五蓋中淨化時,禪修者才能瞭解身心生滅現象的本質。

如果禪修者能受持八關齋戒更好;如果不能受持,他們可能有許多欲望,有口腹之慾,想要看得到、聽得到的東西,香味和有形的東西,他們心裏有五種貪慾(色、聲、香、味、觸)。

透過受持八關齋戒,我們可以淨化我們的行爲、言語,這是戒清淨。當戒清淨時,心在某種程度上也被淨化了。當心被淨化後,心變得平靜、輕安、寧靜、愉快,而且能專注於禪修的目標;此時,禪修者的心是清淨的,也就是心清淨,這是清淨的第二階段。

當佛陀的弟子鄔地亞(Uttiya)臥病在牀時,佛陀去看他,幷詢問他的健康狀況,鄔地亞告訴佛陀有關他的病情︰「世尊,我的病沒有減輕,反而更嚴重;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活過今天或明天。因此我想要禪修,在我死以前證得第四果阿羅漢,以便摧毀各種煩惱。請給我簡短的教誨,使我能夠禪修幷獲得阿羅漢果位。」

佛陀回答說︰「鄔地亞,你應該從清淨開始,如果一開始就清淨,那麼,你會有所成就,也就是能獲得阿羅漢果位。」佛陀問:「什麼是開始?」佛陀自己回答:「戒清淨和正見是開始。」 正見表示接受和相信「因果律」或「業力」。

佛陀繼續說︰「鄔地亞,你的道德行爲應該清淨(戒清淨),然後,以戒清淨爲基礎,你應該修習四念處;如此修習,你的痛苦會止息。」

佛陀強調戒清淨,因爲這是定力和觀智有所進步的必要條件;當戒清淨時,心變得平靜、寧靜和愉快。如果他修習念處禪,他會比較容易專注於身心生滅的任何現象;因此戒清淨是禪修者獲得進步的必要條件。

二、心清淨

第二種是心清淨(Citta-visuddhi)。如果我們想要獲得觀智,必須淨化心中的各種煩惱。當心非常專注在身心生滅的現象時,就能從五蓋中解脫,這是心清淨。

三、見清淨(Purification of View)

第三種是見清淨(Ditthi-visuddhi)。當禪修者的心不受五蓋的影響,已經淨化時,他能深入觀察身心生滅現象的本質。首先,禪修者透過自己的經驗,能夠區分心理和身體 (名和色) 的生滅現象,這是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

當禪修者的定力變得更深,他深入觀察身心生滅現象的本質,因而能夠了解身心生滅現象的特色。那麼,他就不會把身體的生滅過程視爲人或自我。因爲,他的見解已經清淨,他已經獲得「見清淨」。

四、度疑清淨(Purification by Overcoming Doubt)

第四種是度疑清淨(Kavkhavitarana­-visuddhi)。Kavkha指疑;visuddhi指清淨;vitarana指克服。當禪修者已經獲得第二觀智:把握因緣智(Paccayapariggaha- bana)時,透過他的親身經歷,他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他不再懷疑過去、現在、未來世是否有永久存在的靈魂或自我。根據因果律,他知道在過去、現在、未來生中,什麼也不存在,除了身心生滅的現象,因此,他克服了對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懷疑。這是「度疑清淨」。

爲了獲得這種觀智,在每一個行爲或動作之前,他必須觀察每一個意圖(intention)、想要(wanting)和希望。這是爲什麼在每一個動作之前,我們必須先以正念觀察每一個意圖。當我們有提起腳的意圖時,我們應該觀察「打算,打算」,然後才「提起,提起」。當我們有彎曲手臂的意圖時,我們應該觀察「打算,打算」,然後才「彎曲,彎曲」;當我們進食時,我們有張開嘴喫東西的意圖,然後,我們應該先觀察「打算,打算」,接着才「打開,打開」。在張開嘴的過程中,意圖是因,而張開嘴是果。

如果沒有意願或想要來這裏,你會來這裏嗎?什麼是因?什麼是果?意願是因,來這裏是果。又你爲什麼坐在椅子上?是的,因爲有意圖所以你會坐在椅子上。有坐的人嗎?如果你認爲有人坐在椅子上,那麼,我們應該從醫院的太平間帶一具屍體來,讓他坐在椅子上;因爲沒有意圖,就不可能坐下。是因爲有意圖,有這種心意引起行動。因此坐的姿勢是男生、女生,還是沙彌或比丘?都不是。在坐的姿勢中,有風大(the wind element)支持身體;坐是一種身體的變化過程,在這過程中,既沒有男生也沒有女生。

如果我們想要坐,首先,我們必須觀察「想要,想要」,然後才「坐,坐」。在我們觀察意圖後,所有坐的動作都必須觀察。當我們彎曲手臂,我們必須先觀察意圖,然後才做彎曲手臂的動作。當我們伸開手臂時,我們必須先觀察意圖,然後再做伸展的動作:「伸展,伸展,伸展」。

當我們的定力夠強時,由於能夠覺知意圖和其後的行爲、動作,我們瞭解到:沒有任何事物的生起是沒有原因的;所有事物的發生(產生)一定有原因。因此,所謂的人、男女只是因果現象,沒有行爲者,沒有做任何事情的人;如果我們相信有「人」坐着,這是「身見」或「我見」。如果我們徹底瞭解因果關係,我們知道這只是自然的過程;那麼,就沒有「人」成爲一位總統,沒有「人」成爲一位國王。

然而,過去有什麼東西存在?過去,只有因果的過程;那麼,我們對我們過去世的存在便不會懷疑;對我們現在和未來的「存在」亦然。以這種方式,我們就能克服我們對過去生的懷疑;因此,這種克服懷疑的清淨稱爲度疑清淨(Kavkhavitarana-visuddhi)。 .

有些禪修者發現:在每一次的行動前,先觀察意圖是很難的,因爲他們沒有足夠的耐心。爲了觀察,我們一定要有耐心,我們要有耐心在每一次的行爲或動作之前先觀察意圖。在提起我們的腳之前,我們先觀察意圖時,我們會了解意圖與提起腳的關係如何;又我們在放下腳之前,先觀察意圖,我們也會了解意圖與放下腳的關係如何。當我們瞭解因果關係時,我們幾乎完全瞭解因果律;透過了解,我們克服有關是否有永恆的自我或實體的疑惑。因此,真正存在的只是因果的現象。

當我們繼續密集禪修,漸漸的我們瞭解身心生滅過程的三種特性:無常、苦、無我。我們體驗劇烈的疼痛,我們觀察疼痛的開始、中間和最後階段,以及發現疼痛很明顯的消失。以此方式,我們正確瞭解名法和色法的特性,我們如實瞭解疼痛和其他身心生滅現象的本質:無常、苦、無我。最後,疼痛消失了,這是「思惟智」(Insight-knowledge of comprehension)。

五、道非道智見清淨(Purif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What is Path and What is Not Path)

第五是道非道智見清淨。在這個階段的觀智,你有非常好的經驗:愉快、平靜、輕安、寧靜等;有時你會覺得你的身體變輕了,好象身體被舉起,你好象在天上飛。你的觀察非常敏銳;你的「精進」是適度、堅定、穩定的,既不懈怠,也不會過度嚴厲,而且與「定根」平衡。

此時的定力深,因此你會體驗到輕安和喜樂等,這是禪修者必經的良好階段。此時的身體是輕安的,有時是輕飄飄的。禪修者也會看到光,有時他們看到像一盞燈的光,有時是看到燦爛的光等等。這個階段的觀智非常敏銳,可以清楚的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同時對佛、法、僧三寶也生起強而堅定的信仰。他們有強烈的慾望,想去鼓勵親戚朋友來修習毗婆舍那禪。

由於這美好的經驗,禪修者可能認爲:「這一定是涅槃,真棒,我以前從未經歷過;現在,我已證得涅槃。」他非常高興,幷執着這種境界,因此,他們不想繼續修行,他們滿足於這種美好的境界,事實上,他們所到達的只是通往涅槃的中途而已。所以這些體驗被稱爲十種「觀染」。如果禪修者勇猛精進,密集禪修,這階段大約在四周內可以經歷到。

透過禪師或他人的教導,禪修者才瞭解這些是「觀染」。當禪修者瞭解:喜歡這些經驗幷非正道,只有觀察這些經驗纔是正道,然後,他會繼續密集禪修。只有這時,他才能克服「觀染」,進一步的朝向目標,這是「道非道智見清淨」。

六、行道智見清淨(Purif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the Course of Practice)

第六是行道智見清淨。Patipada指修行的過程;Bana是智的意思;dassana 是見的意思。Bana和dassana在這裏是同樣的意思,爲了強調觀察力,經文用兩個相同意思的字:智知見。因此,Patipada-­banadassana- visuddhi 指「行道智見清淨」。這表示當我們通過「道非道智見清淨」時,我們正通往阿羅漢果位或止息痛苦的正道上。

當禪修者通過「道非道智見清淨」時,他可以非常清楚的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有了較深的定力,禪修者瞭解身心非常快速的生滅。稍後,他只看到色法的消失,而沒有看到他們的生起;禪修者觀察的心只看到色法的最後階段,色法生起的初始、中間階段幷不明顯。大部分的時間,禪修者不知道頭、手、腳和四肢的形狀,他看到色法在六根門不斷的消失。

當禪修者的「壞隨觀智」越來越敏銳清晰時,他會心生怖畏,他覺得所有的色法是令人畏懼的,因爲他們不斷的壞滅、消失。禪修者瞭解名法和色法的滅去後,變得很沮喪、憂愁、憂鬱,因此他想要舍離所有的色法,他有強烈的慾望,想從所有的色法中解脫出來。結果,同一個姿勢他無法坐很久,他經常改變姿勢。他覺得好象無法找到逃離色法的地方。

爲了從色法中解脫,禪修者在修行上會更精進。他越精進,他的觀智會越敏銳,他會更精楚的瞭解身心生滅現象的本質。過了一段時間,他的心變得更有定力,更穩定,更平靜,觀智也會變得更清晰,更清楚,能夠很容易的觀察色法的生起和滅去。他對色法既不會心生喜樂,也不會不悅,舍心(equanimity)於是生起。

在這個禪修階段,不需要特別精進去觀察色法的生起和滅去。此時,色法非常快速的生滅,而觀察的心也非常清楚的觀察色法的生滅現象。當禪修者繼續修行,身心生滅現象非常快速的生起又滅去,而觀察的心也能時時刻刻觀察他們。

成熟的智慧

如果我們繼續修行,不久我們會來到邊界,這裏的邊境指凡人和聖人之間的邊界。如果你想要繼續修行,站在邊界上,你展望未來和回顧過去,你會知道:「如果我繼續,所有的痛苦會止息,我應該繼續嗎?」你會考慮。答案是:是的。因爲多生累劫(kappas)以來,你一直在受苦。

Kappas這個字指無數的存在。當你處在聖凡的邊界時,你會思考過去的經驗:「多生累劫以來,我一直在痛苦中輪迴、受苦。我厭惡這種輪迴之苦,我必須結束這種痛苦。」那麼,你的注意力會朝向痛苦的止息。這種邊界智稱爲種姓智(Gotrabhu-bana),Gotra指子孫、後裔。在這聖凡的邊境上,凡夫的後裔完全被切斷,不再是凡夫。一旦你通過這條邊界,你便成爲聖者,因爲你已經斷除凡夫的痛苦煩惱。向智(Nyanaponika)長老把它翻譯爲成熟的智慧,因爲禪修者的智慧已經成熟得足以證「道」。事實上,我們可以照原文把它譯爲「已經切斷凡夫世系之智」。

當凡夫世系已經被切斷,禪修者已經獲得須陀洹道智(Sotapatti-magga-bana),成爲一位聖者。此時,「道智」立刻生起,這是徹底瞭解四聖諦的智慧,是須陀洹道智,是第一種道智,也是第一種出世間的智慧,而且完全斷除「身見」(有人、我等錯誤的觀念)和疑(對佛、法、僧三寶的疑惑)。

如果我們修行的方法錯了,我們會停在「道非道智見清淨」上。因爲我們已經走在正道上,我們必定會獲得第九觀智(欲解脫智),幷逐漸接近目標,因此我們可以判斷我們修行的過程(行道)是正確的。我們對修行的過程沒有懷疑,這種疑惑已經被「行道智見清淨」所摧毀;所以這個階段是「行道智見清淨」。當你到了這個階段時,你已經獲得第十二個階段的觀智:隨順智(Anuloma-bana, knowledge of adaptation))。

七、智見清淨(Purif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Vision)

第七種是智見清淨(Banadassana visuddhi);Bana是智,dassana是見,visuddhi是清淨。證得須陀洹道智的聖者了知四聖諦,他的智見是清淨的,所以稱之爲「智見清淨」。在獲得第一種道智之後,果智(phala-bana)立刻隨之生起;然後生起觀察智(Paccavekkhana- bana)。

以這種方式,禪修者獲得七個階段的清淨,成爲須陀洹(Sotapanna)。Sota是流,apanna是進入者;所以Sotapanna是入流者的意思。當禪修者獲得初果的道智,他已經預入聖流,所以稱之爲「預入聖流者」;只有此時,他才獲得「智見清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