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上海东方卫视等国内拥有广泛受众的明星电视台都开始播放相关题材电视剧,以《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为代表的电视剧,这些影视剧不约而同地聚焦子女教育,从高考升学、出国留学等当下父母的情绪痛点切入,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观众在看剧的同时也能借鉴一些经验。热播剧《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所关注的都是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

小小导有话说:今年暑期档一大批教育题材影视作品纷至沓来,这些作品不约而同地聚焦教育问题。而凭借对教育、亲子、民生等多个领域现实问题的深度聚焦,《小欢喜》一经播出就迅速引发全民讨论,一路热搜不断。

国民爆款剧《小欢喜》已经圆满收官,该剧开播以来,双平台平均收视率全年迄今第一,网络播放量第一,豆瓣评分8.3,微博热搜上榜词条86条,累计上榜时长804小时,成为8月全舆情热度最高的电视剧,实力打破“续集魔咒” 。

近期,教育题材电视剧成为了荧屏焦点。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上海东方卫视等国内拥有广泛受众的明星电视台都开始播放相关题材电视剧,以《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为代表的电视剧,这些影视剧不约而同地聚焦子女教育,从高考升学、出国留学等当下父母的情绪痛点切入,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观众在看剧的同时也能借鉴一些经验。尤其是这类影视剧善于抓住社会痛点的特征,有了痛点便能引起共鸣。

热播剧《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所关注的都是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少年派》《小欢喜》侧重于国内的高中教育,而《带着爸爸去留学》则聚焦于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海外留学。一中一外,虽然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核心内核其实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教学资源。

不过,通过对比三部剧上线28天在腾讯、爱奇艺平台的有效播放情况,《小欢喜》无疑是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数据来源:云合数据

《小欢喜》以细腻写实的镜头,勾勒出中国式家庭教育众生相。讲述了每年近千万家庭都要面对的话题——高考,这个话题讲起来并不轻松,甚至成为很多人不愿被提及的经历,此类题材的剧集最重要的就是剧情对观众心理的拿捏,太沉重则会贩卖焦虑,太轻松难免不切实际。

可贵的是,该剧并未刻意渲染焦虑,情节生活气息浓郁,喜怒哀乐皆合情理,呈现了一场节制而有料的人生试炼。不仅给中国式家庭提供一个探讨亲子教育与相处的圆桌,也为当代父母探寻对子女关爱和控制的尺度。

关照社会现实问题的文艺作品,总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思考,客观上带来丰富的社会价值。《小欢喜》并不会立竿见影改变什么,但它至少让观众看到了焦虑之余的小欢喜,并给予了观众一些暖心的鼓励和启示,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论。难题的解决无法一蹴而就,一部剧能促使观众在观念上有“小”进步,就是文艺创作者的“小欢喜”。

教育类型剧更贴近大众的生活,是因为教育问题是当下社会的热点,焦虑的聚集区。尽管不是所有父母都会望子成龙、不是所有学生都力求上进,但必须承认,在目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苦过、累过的一部分人,仍然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通过教育来改变人生。

对于创作者而言,教育题材肯定要抓住学区房、高考、留学等与教育相关的字眼,但如何在影视剧中真实呈现孩子的成长问题、家长的困惑与苦恼,显然需要创作者下一番苦功夫。有真实的剧情才能真正抵达观众的内心,让心灵受到震撼与冲击。

影视剧试图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父母与孩子的相处问题,代际沟通问题,家庭教育如何达成双方合意,这些问题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使一直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家长在剧中找到情感共鸣。

伴随着“IP”热的降温,宫廷剧、悬疑剧的退却,教育题材影视剧已然成了荧屏、银幕的宠儿,在出征现实题材蓝海的过程中,理应有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题材影视剧的出现。

无论影视剧的主体如何变化,其围绕教育这一社会议题做出的解读并没有变,之所以它们的受众如此广泛,归因于这些剧集中所反映的情节和戏剧冲突都是真实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社会现实。

在“教育热”不断升温之际,影视作品应如何回应观众期待,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在真实的讲述下,避免套路与悬浮,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中,再现家长对教育的焦虑与期盼,在艺术化表达中,让观众产生共情并引发思考。

也许,这才是教育题材影视作品正确的打开方式。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