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德清良渚文化相關遺址入圍初評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3月29日訊(中國藍新聞客戶端編輯 季元愷)據@中國考古網,3月29日,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啦!這10個項目入選↓

1、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2、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3、陝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

4、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

5、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

6、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

7、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

8、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9、重慶合川釣魚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

10、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浙江德清縣中初鳴良渚文化玉器加工作坊遺址羣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前20項。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德清良渚文化相關遺址入圍初評

德清中初鳴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遺址羣項目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德清良渚文化相關遺址入圍初評

德清中初鳴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遺址羣考古隊執行領隊朱葉菲

兩張圖帶你看懂中初鳴發現了什麼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德清良渚文化相關遺址入圍初評

考古領隊方向明手繪地圖

大概距今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晚期,良渚人在天目山進行採玉,然後通過東苕溪運送到中初鳴進行加工製作,最後運送到良渚古城、臨平、嘉興、福泉山等地使用。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德清良渚文化相關遺址入圍初評

現在發掘的保安橋遺址是一個高土臺,四周有河,土臺上住了幾戶人家,他們建了房子,挖了水井。平常就在房子邊上做做玉墜,後來家裏的人老了就葬在房子的邊上,概括反映了4000年前這裏做玉工人的生活。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德清良渚文化相關遺址入圍初評

這項發現爲什麼那麼重要?

1、面積大

中初鳴遺址面積大,年代明確,性質特殊,是迄今爲止長江下游地區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規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遺址羣。

2、資料多

中初鳴遺址出土了大量制玉相關遺存資料,是目前出土玉料、玉器半成品最多的良渚文化遺址,從材質、種類,加工方式乃至保存狀況等各方面,爲史前制玉工藝研究和玉石質文物保護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和依據。

3、內容新

中初鳴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遺址羣的工作,有別於以往發現的各類各級良渚文化遺址,是良渚文化田野考古的新內容,也是繼良渚古城外圍龐大的水利系統,臨平茅山大面積的水田,以及玉架山多環壕聚落的又一重要發現,豐富了良渚古城外圍考古的內容,反映了遠距離大規模專業生產的模式,爲討論良渚文化晚期的社會結構、聚落模式和手工業經濟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更是良渚文明和良渚古國高度發達的重要體現。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德清良渚文化相關遺址入圍初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