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網:伴隨着中國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曾經只屬於一線城市專屬的“地鐵”,目前正在走入更多的“尋常百姓家”。

截至2019年6月,中國已開通的城市地鐵(以首條軌道交通開通時間排序)共有39座(含港臺)。其中,1993年開通的上海地鐵爲中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線路最長的地鐵系統(705km);濟南地鐵則是中國里程最短的地鐵系統(26.1km)。

而中國大陸首條地鐵系統的建設則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北京地鐵建於1965年7月1日,竣工於1969年10月1日,封閉試運營於1971年1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於1981年9月11日。

伴隨着中國成爲世界最大,也最具特色的“地鐵大國”。也就難怪一些網友以調侃的語氣說:中國的城市總共就分爲兩種,一種是有地鐵的,一種是沒有地鐵的。

廣東省“地鐵城市”數據:地鐵里程最長的省份

長期作爲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在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上,優勢十分明顯。我們不妨現在一起看看廣東省4座地鐵城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的軌道交通建設情況——

廣州地鐵:截至2018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運營線路共14條,分別爲1號線、2號線、3號線(含三號線北延段)、4號線、5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13號線、14號線(含知識城支線)、21號線、APM線和廣佛地鐵,共設車站257座,共有換乘站31座,運營里程478千米;運營里程居中國第三,世界第三。

截至2018年12月,廣州地鐵在建線路共有13條(段),分別爲3號線東延段、5號線東延段、7號線一期西延順德段、7號線二期、8號線北延段、10號線、11號線、12號線、13號線二期、14號線二期、18號線、21號線後通段、22號線,在建總里程共421.2千米。

深圳地鐵:據2017年6月30日深圳地鐵官網信息顯示,深圳地鐵已開通運營線路共有8條,分別爲: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7號線、9號線、11號線,共199座車站。全市地鐵運營線路總長285千米,地鐵運營總里程居中國第5,構成覆蓋深圳市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華區、龍崗區六個市轄行政區的城市軌道網絡。

另據2019年8月深圳地鐵官網信息顯示,深圳地鐵在建線路共有17段,包括2號線三期(東段)、3號線三期(南段)、3號線三期(東段)、4號線三期(北段)、5號線二期(南段)、5號線三期(西段)、6號線、8號線一期(跟2號線貫通運行)、8號線二期、9號線二期(西段)、9號線支線(跟12號線貫通運行)、10號線、11號線東延、12號線、13號線一期、14號線一期、20號線一期,共近300千米。到2020年,深圳地鐵將形成16條運營線路,總長596.9千米的軌道交通網絡。

佛山地鐵:據2017年8月佛山地鐵官網信息顯示,佛山地鐵運營線路共有1條,即廣佛線(佛山地鐵1號線)。該線路西起佛山市新城東,東達廣州市燕崗,全長32.16千米,全線共設車站22座。其中,佛山市境內21.47千米,車站15座;廣州市境內11.67千米,車站7座。

另據2016年12月佛山地鐵官網信息顯示,佛山地鐵在建線路共有2段,包括2號線、3號線,共120餘千米,共設車站47座。遠景規劃,佛山地鐵將形成14條運營線路,總長572餘千米的軌道交通網絡。

東莞地鐵:據2017年8月東莞軌道交通官網信息顯示,東莞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有1條,即東莞軌道交通2號線,該線覆蓋7個鎮區,運營里程37.8千米,共設車站15座,採用地鐵系統。

同期,東莞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有3段,包括1號線一期工程、2號線三期工程和3號線一期工程,全長126.9千米。到2020年,東莞軌道交通將形成6條運營線路,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長307.8千米,共設置車站84座,其中城市軌道間換乘樞紐車站8座,途經32個鎮區。

粵蘇爭霸多年,顯然不止經濟總量一個維度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內,廣東省不僅是運營城市軌道交通里程最長的省份,同時也是擁有“地鐵城市”數量最多的省份(伴隨着東莞市首條地鐵於2016年5月27日上線運營後,廣東以坐擁4座地鐵城市傲世羣雄。)。

按照中國區域經濟的一般規律,東部沿海省份一般爲雙子星型城市格局,而中西部省份則一般爲省會獨大型城市格局。所以在進行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申報時,往往便是由上述對應城市完成。

比如浙江的杭州與寧波,遼寧的瀋陽與大連,湖北的武漢,四川的成都等。而廣東作爲中國經濟總量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坐擁的兩大一線城市廣州、深圳自然是率先擁有地鐵。

而佛山與東莞,一方面作爲新一線城市,經濟體量與人口總量都較爲突出;而與此同時,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利好,佛山與東莞在進行地鐵線路規劃和申報時,也更加容易獲批。

而這一局面,在一個月後(9月末),即將發生改變。趕在建國70年大慶之前,江蘇省的常州和徐州兩市同時宣佈,兩市的首條地鐵都將於9月底前開通運營。

而伴隨着常州、徐州擁有地鐵,江蘇省內的地鐵城市數量也將增至5城,反超之前廣東省4城的記錄。廣東省依舊還是運營城市軌道交通里程最長的省份,而國內擁有“地鐵城市”數量最多省份的頭銜,則交由多年的老對頭江蘇省擁有。

雖然粵蘇兩省在省域經濟總量上長期十分接近,但由於廣東省城市格局爲雙巨頭形式,所以在擁有省域首條地鐵的時間上,廣東領先了江蘇差不多整整8年時間。

廣東省首條城市地鐵是廣州地鐵1號線,於1997年6月28日通車;江蘇省首條城市地鐵則則是南京地鐵1號線,於2005年5月15日通車。南京首條地鐵的開通時間,倒是與深圳首條地鐵的通車時間頗爲接近(深圳地鐵1號線,2004年12月28日)。

伴隨着江蘇省地鐵數量即將增至5座,廣東省第5座地鐵城市究竟花落誰家,目前暫時還沒有確切消息。但綜合網絡信息來看,珠海是一個比較有可能的對象。

據《珠海市綜合交通樞紐佈局規劃及重點樞紐交通詳細規劃》,珠海市將建設七條城市軌道線(地鐵),其中珠海地鐵1號線爲東西走向,主線從九洲港到金灣樞紐西站,全長36.3公里。2號線爲南北走向,北至金鼎西站,主線南至拱北口岸,全長33公里,支線南至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站,全長38公里。3號線爲南北走向,起點爲橫琴自貿區,終點爲斗門白藤湖。4號線爲東西走向,起點爲橫琴口岸,終點爲鶴洲和金灣地區。5號線爲金灣樞紐至富山站。6號線爲白藤頭至鶴州南。7號線爲斗門井岸至鶴州南。

此外,珠海還積極開展廣州軌道交通18號線從中山延伸至珠海工程前期研究。珠海地鐵處於前期規劃和申報階段,預計軌道交通一期工程在“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2019年1月22日,珠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爭取把珠海地鐵納入國家和省相關規劃,啓動城市軌道交通相關工作。

不過綜合珠海市當下本身並不突出的經濟總量(2018年爲2914.74億元)和人口總量(2018年爲189.11萬人),上述的珠海市地鐵長期規劃顯然過於“激進”。而珠海地鐵真正有希望實現的方式,顯然還是依靠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軌道交通規劃。

據公開報道,珠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日前公佈《廣州地鐵18號線從中山延伸至珠海段工程方案前期研究》珠海市建設工程招標公告。公告顯示,廣州地鐵18號線作爲市域高速線路,直接貫通廣州、中山、珠海三市,全長約60公里,或將成爲大灣區最長地鐵線路。

而由於廣東省內珠三角地區與非珠三角地區巨大經濟發展差異,現階段非珠地區城市顯然還沒有城市符合最新的發改委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標準。

江蘇省“地鐵城市”數據:地鐵城市最多的省份

爲了方便大家對江蘇省內“地鐵城市”更全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相應的數據——

首先,是江蘇已經開通地鐵運營的3座城市:南京、蘇州和無錫。

南京地鐵:截至2019年6月,南京地鐵已開通運營線路共有10條,包括1、2、3、4、10、S1、S3、S7、S8及S9號線,均採用地鐵系統,共174座車站(換乘站重複計算),地鐵線路總長378千米,線路總長居中國第4(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世界第5位,構成覆蓋南京全市11個市轄區的地鐵網絡,南京成爲中國第一個區縣全部開通地鐵的城市。

同期,地鐵1號線北延、地鐵2號線西延、5號線、7號線、S4號線滁州段、S6號線、S8號線南延正在建設中;3號線三期、4號線二期、6號線、9號線一期、10號線二期、11號線一期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將於2019年至2020年陸續開工建設。至2030年,南京地鐵將建成25條地鐵線路,總長1011.2公里。

蘇州地鐵:截止2019年8月,蘇州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3條。分別爲:1號線、2號線、4號線及支線。車站數量98座(其中換乘車站5座)。運營里程121公里。

同期,蘇州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4條。分別爲:3號線、5號線、6號線、S1線。在建車站130座。在建里程167公里;待建線路共2條。分別爲:7號線、8號線。待建車站53座。待建里程65公里。

無錫地鐵:據2017年10月無錫地鐵官網信息顯示,無錫地鐵運營線路共有2條,分別是無錫地鐵1號線和無錫地鐵2號線,均採用地鐵系統,覆蓋梁溪區、濱湖區、錫山區、新吳區、惠山區這5個市轄區,運營里程56.22千米,共設車站45座。

同期,無錫地鐵在建線路共有3段,包括建設3號線一期工程、4號線一期工程、1號線南延線工程,共56.29餘千米。到2020年,無錫地鐵將形成3條運營線路,分別爲地鐵1,2,3號線總長89.907千米的軌道交通網絡。

其次,是江蘇即將開通地鐵運營的3座城市:常州、徐州和南通。

常州地鐵:即將於9月底開通運營的,是常州首條地鐵1號線。常州軌道交通1號線呈南北走向,北起新北區森林公園站,途徑天寧區,南至武進區南夏墅站,線路串聯了常州北站、常州奧體中心、常州市民廣場、常州站、文化宮、武進區行政中心、常州大學城等重要節點。常州軌道交通1號線全長34.24千米,其中地下線31.635千米。

與此同時,常州在建的地鐵線路還有2號線。全程起於常州市主城區西部的城西組團,終於東部顏家。全長約19.98km,通車時間暫時未定。

徐州地鐵:徐州地鐵近期建設1、2、3 號線一期工程、3號線二期工程、4號線、5號線及6號線,總規模爲171.8km,127座車站。徐州地鐵遠景線網由7條城市軌道普線和4條城市軌道快線構成,總規模323.1km,177座車站,其中換乘車站31座,包含2座三線換乘車站。1號線、2號線和3號線預計分別在2019年9月、2020年10月和2021年6月通車試運營。

南通地鐵:常州、徐州之外,江蘇省第6座地鐵城市是與上海一江之隔的經濟強市南通。截至2018年10月,南通地鐵在建線路爲1號線一期和2號線一期,在建總里程達60.032公里。南通地鐵遠景線網由4條市區線和4條市域線組成,線網總長約324km,其中市區線總長170.8km,市域線總長153.2km。

截至最新,廣東與江蘇作爲中國經濟總量前二的超級大省,同時也是長三角城市羣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成員,在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區域經濟各個維度,都在進行“明爭暗鬥”。

而從目前兩省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軌道交通數據來看,毫無疑問是京滬兩座超級城市之外,國內軌道交通領域絕對的佼佼者。

關於二省及更多城市的軌道交通趣事,顯然將是未來很長時間內,區域經濟與城鎮化愛好者們關注的一大焦點。未來真正的“蛛網”型地鐵圖,顯然還是要依靠頂級城市羣來共同完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