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思考到学习中医首先要理解最基础的概念,特别需要理解最基础的“道”之后,在反复多次看“梁冬对话徐文兵讲《黄帝内经》”节目之后,我慢慢体悟到,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主线,中医的“道”讲解的就是这个主线的运作规律,这个主线就是“气”。四、“梁冬对话徐文兵讲《黄帝内经》”节目给我第二个思考问题的方法,“气”就是中医的“道”,气的运作规律就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一、开端:学习中医从敲胆经开始,源自于对西医治疗慢性病的疑惑。

我学习中医是从敲打胆经开始的。我妈得了糖尿病多年,先是吃药控制血糖,接着就是打胰岛素控制血糖。随着我妈身体产生的抗药性,为了控制血糖到一定水平,需要每次打胰岛素的量越来越多,趋势非常不好。那天我看了《人体使用手册》,觉得说的有道理,我就让我妈开始敲打胆经。然后就发生了奇特的效果,控制血糖到一定水平需要的胰岛素总量开始下降。降到一个让人安心的水平之后,也不增加也不再下降。因为对原理的不理解,因为对中医还没有了解,我很遗憾丧失了及时进一步调理我母亲身体的信心与方法,母亲的糖尿病就一直保持着打胰岛素了。但是这也让我开始了尝试着学习中医。

二、困惑:入门太难,没有看到一个很容易进入的理论体系。

在开始尝试学习中医之后,我就开始将中医药大学相关的教材拿来看,也依据一些中医朋友的建议,开始看《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但是越看越迷惑。我自己在学习阶段,从小到大,都可以说是学霸类型的,在看中医药大学的教材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后,理不出学术的脉络,甚至基本概念都搞不清楚,实在是让人丧气得很,甚至我会像大多数没有理解中医的人一样去怀疑,是不是确实存在一个中医理论,甚至认为中医仅仅是经验治病。所以我将中医放置了一段时间,确实学不下去。

三、“梁冬对话徐文兵讲《黄帝内经》”节目给了我第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用“道、法、术、器”的四个层次思考问题。

有些时候,庆幸有缘,2012年,我接触到了“梁冬对话徐文兵讲《黄帝内经》”节目,一下子我就被触动了,我意识到,中医的理论是存在的,而且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且这么多方面是相互印证的,所以我就重新开始学习中医。节目给我的最大帮助,就是“梁冬对话徐文兵讲《黄帝内经》”节目给了我第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用“道、法、术、器”的四个层次思考问题。当时讲解的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最开始的地方“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徐老师首先讲解了道的概念,然后依据道、法、术、器的逻辑顺序去讲解。我一下子就被“道”的理念给吸引了,而且作为一个理科生,对逻辑性要求很强烈,我理解学习中医一定要有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现在我已经知道了,首先要理解“道”,然后才能依据对“道”的理解,依次去思考“法、术、器”。当时徐老师讲解“道”,说的是道就是自然规律,就是在那运行着的规律,不会因为任何描述、人为的做法而改变的规律,就是自然天地变化的规律。其次是“法”,就是人为的法,就是人做事的方法。法是有善法有恶法,违背天道那个法就是恶法,顺应天道的就是善法。第三个是“术”,就是具体的操作步骤。最后一个就是“器”,就是写作将操作步骤做的更好的工具而已。理解了这样的“道、法、术、器”的四个层次思考问题的方法之后,首先要寻找的是,什么是中医的“道”?

四、“梁冬对话徐文兵讲《黄帝内经》”节目给我第二个思考问题的方法,“气”就是中医的“道”,气的运作规律就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在思考到学习中医首先要理解最基础的概念,特别需要理解最基础的“道”之后,在反复多次看“梁冬对话徐文兵讲《黄帝内经》”节目之后,我慢慢体悟到,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主线,中医的“道”讲解的就是这个主线的运作规律,这个主线就是“气”。节目有两段让我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我启发非常大,一段是讲解“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一段是讲解“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的“气从以顺”。对于“真气从之”与“气从以顺”,徐老师的讲解让我突然有所领悟,就是这个“气”非常重要。我统计了一下,在《素问》、《灵枢》与《伤寒杂病论》这三本书中,每一百个字就会出现一到两次的“气”字。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学习好中医,“气”一定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当前我个人认为,“气”就是中医的“道”,气的运作规律就是中医的基础理论。这个是“梁冬对话徐文兵讲《黄帝内经》”节目给与我的第二次最主要的触动。因为这个节目,使得我确信了中医不是经验,而是有严密的理论基础的,从而正式开启了我追寻中医的道路。

五、案例:对中医有信心,用艾灸治好母亲的痛风初期。

最后共享一个案例。我母亲上个月发作了脚痛的病症,痛了三四天才告诉我,而老家医生诊断是痛风病,所以我母亲比较紧张。我告诉她:第一,不要紧张,因为你吃饭胃口好,说话声音大,身体没有大问题的;第二,坚持用艾灸灸脚痛的地方,每天至少灸四个小时,要有信心。结果她很配合,连续艾灸了三天,就好了。第四天开始又开始晨练了。在这个案例中,最关键的是首先理解“气”没有问题,身体就没有大问题,其次就是对中医有信心,对艾灸才能坚持。

十、感谢节目组,感谢徐老师。

看到徐老师的征文,我非常激动,有一个非常正式的机会对徐老师表示感谢,也同时对当时的节目组表示感谢。我作为一个理科生,有机会学习中医,特别是有机会进入中医的门,都是“梁冬对话徐文兵讲《黄帝内经》”节目给与的帮助。如果以后有缘可以见到徐老师,甚至跟随徐老师学习中医、推广中医,就是我更大的福分了。

最后,再次表示感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