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農商銀行:用金融活水澆灌地方經濟

專題

金融是現代市場經濟的核心,銀行是服務地方經濟的窗口。一流的城市離不開一流的金融服務。一直以來,廣東惠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東農商銀行”)是服務地方經濟的金融主力軍,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並且每年爲惠東縣納稅1億元以上。該行始終堅持“立足縣域、支農支小、服務地方發展”的市場定位,發揮地方性銀行“點多面廣、貼近百姓”的親緣優勢和“管理鏈條短、決策效率快”的法人優勢,積極踐行普惠金融政策,因地制宜,主動作爲,全力支持實體經濟,並以實際行動支持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不斷爲地方經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爲廣大百姓生活注入金融智慧。

支農支小 給實體經濟“輸血供氧”

一流城市需要實體經濟支撐,惠東農商銀行一直在擴大農村基層金融服務覆蓋面、扶持小微企業發展以及服務廣大居民方面不遺餘力,爲支持惠東實體經濟發展“輸血供氧”。

在支持三農經濟發展方面,該行結合惠東縣“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經濟發展概念,長期支持傳統耕作、家禽養殖、水產養殖、農副產品加工的農戶,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而且設立了20多種信貸特色產品,全方位支持三農發展,實現涉農貸款持續增長的要求。

在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方面,該行專門成立小微貸款專營中心,通過創新信貸產品、加快辦貸效率、加大支持企業發展,信貸業務遍及縣內鞋業、服裝業、房地產、酒店、服務業、旅遊業以及產業轉移等各大行業和各大項目,有效滿足企業“短、頻、急”的資金需求,達到“兩增兩控”的目標。

移動支付 三大行業推出智慧新服務

惠東農商銀行還加快移動支付在智慧生活中應用的創新,不僅讓城鄉商戶、百姓暢享便捷、高效、引領潮流的“智慧金融消費”服務,而且還不斷延伸到民生各個領域,打造了“金融+黨建”和“金融+智能”的“兩個加號”的新模式。

繼攜手旅遊協會把“惠東十六寶”和“鮮特匯”二維碼支付整合推廣之後,該行相繼推出智慧醫療,在全縣4家縣級醫院,16個鄉鎮醫院以及200多個行政村衛生站,可以通過農商行的移動掃碼支付,實現預約掛號、自助繳費、社保結算等功能。其次推出的智慧學校,在全縣200多家公辦和私立學校,通過掃碼就可以隨時隨地享受自助報名、繳學費、其他雜費的服務。與此同時推出的智慧公交,讓廣大市民盡享低碳出行的新體驗。

普惠金融 建立“農村金融服務站”

讓廣大農戶足不出村就能輕鬆辦理存貸款業務?讓生活繳費“一站通”?惠東農商銀行做到了!在普惠金融支持三農和鄉村振興戰略當中,該行主要的工作亮點是:在全縣285個行政村全面建立了“農村金融服務站”,並依託服務站的平臺,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廣“村卡通”服務,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

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金融服務站”主要有以下四大特點:第一,建立金融服務站,農村就像有了“銀行便利店”;第二,推進信用村建設和“村卡通”循環貸,有效促進了鄉村振興發展;第三,農民擁有“村卡通”,生活繳費“一站通”;第四,“村卡通”進了村,三資監督平臺業務,如同多了一名“紀檢員"。

精準扶貧 幫助貧困羣衆走上致富路

在落實精準扶貧方面,惠東農商銀行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爲打好“三大攻堅戰”不懈努力,通過黨支部共建,以產業幫扶、利率優惠、條件放活等扶貧措施,根據貧困羣衆的迫切需求,研發信貸產品,落實幫扶措施,幫助他們走上致富路。惠東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戶數爲8823戶,21331人,截至2018年末,該行共走訪了4717戶貧困戶,100%完成走訪任務,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做到“應貸盡貸”。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41戶,餘額爲1168 .2萬元,,比2018年初增加973.2萬元,增速達到499.08%,分別佔全縣和全市扶貧小額貸款的79.25%、37%,位居首位,爲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文:黎秀敏 溫秉意

製版:易福紅 鄒虹香 凌淑琴

相關數據

存貸款規模連年在全縣同業排名第一

作爲惠東人自己的銀行,惠東農商銀行堅持服務在惠東,貢獻在惠東,通過主動履行社會責任,踐行普惠金融政策,不斷優化創新服務,致力於打造遍佈城鄉最貼心的銀行。多年來,該行的存貸款規模持續在全縣銀行業排名第一位,截至2018年末,該行資產規模突破200億元大關,存款餘額160.51億元,市場佔有率35.11 %,各項貸款餘額爲98.77億元,市場佔有率爲35.81%,發放實體貸款餘額爲75.57億元,其中:涉農貸款餘額45.67億元,小微企業貸款餘額66.82億元,佔全縣小微企業貸款的87.0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