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黃河之濱的蘭州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無論是代表遠古文明的彩陶文化遺址,還是漢唐古道的絲路要津,都留下了大量珍稀文物。

澎湃新聞獲悉,經過六年閉館升級改造後的蘭州市博物館於8月26日重新開館,這是蘭州市博物館自2013年閉館改造以來首次與觀衆見面。配合新開館,蘭州市博物館還精心設計和提升了基本陳列“大河流韻——蘭州歷史文物展”。其館藏精品文物包括最早的墨跡紙之一“東漢墨跡紙”和國家一級文物西夏文“首領”銅印、宋代老子騎牛造像等。

此次展覽的文物亮點之一無疑是最早墨跡紙之一“東漢墨跡紙”,蘭州市博物館展覽部主任鄭煒今天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該紙在造紙史與書法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不少外地觀衆專門爲了這一紙而專程趕到蘭州,這一黑跡紙是從漢墓出土時是作爲銅鏡的襯墊之物,共有兩件,目前一件在國家博物館的甘肅文物展展出,另一件則在此次蘭州市博物館展出。”

蘭州市博物館展出現場 每日甘肅網 圖

蘭州市博物館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240號白衣寺院內,依原明代白衣寺舊址而建,成立於1984年,佔地面積47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近5800平方米,其中展廳4000餘平方米,庫房700多平方米。蘭州市博物館館藏文物12633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3件,二級文物82件,三級文物698件。館藏文物種類齊全,精品紛呈,按質地可分爲陶、瓷、金屬、石、玉、紙質等,其中以馬家窯文化爲主的彩陶,明清甘肅地方名人書畫以及白衣寺塔藏文物較爲豐富,也較有特色。半山彩陶鼓、東漢墨跡紙、明代首飾工藝品均爲同類文物中的精品。

蘭州市博物館基本陳列“大河流韻——蘭州歷史文物展”

據蘭州市博物館提供的資料,蘭州市博物館於2013年開始基本陳列提升改造工程。經過6年的擴建改造,於8月26號正式開館對外開放,升級改造後陳列展廳面積增加至3600平方米,比原來增加1000多平方米。提升後的基本陳列“大河流韻——蘭州歷史文物展”也在同日與觀衆見面。據瞭解,“大河流韻——蘭州歷史文物展”共分爲遠古文明——神祕彩陶、青銅文化——民族交融、漢唐古道——絲路要津、宋元津城——渡口烽火、明清風韻——金城攬勝5個單元,展出館藏文物474件。其中中國已知最早的打擊樂器之一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彩陶鼓、迄今發現最早的墨跡紙之一“東漢墨跡紙”和國家一級文物西夏文“首領”銅印等蘭州市博物館的重要藏品也在展陳之列。

蘭州市博物館收藏的迄今發現最早的墨跡紙之一——“東漢墨跡紙” 蘭州市博物館 圖

目前可見的東漢墨跡多存在於簡牘之上,而留於紙上的極其罕見。對於東漢墨跡紙,蘭州市博物館展覽部主任鄭煒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這一最早墨跡紙之一的“東漢墨跡紙”,無論在造紙史上還是書法史上都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從漢墓出土時共有兩件,目前一件在國家博物館的甘肅文物展展出,另一件則在此次蘭州市博物館展出。”

蘭州市博物館方面公開的資料顯示,該紙出土於蘭州伏龍坪龍尾山東漢墓。直徑17.5釐米,麻紙,發現時紙張均已成圓形,紙質柔軟有韌性,邊沿少許殘缺,出土時是作爲銅鏡的襯墊之物,現保留下來的兩塊紙正是置於銅鏡下方。紙張表面均有少許黴斑和殘損,其中一張品相完整,直徑17.5釐米,殘留墨書約40餘字;另一張殘損較嚴重,直徑17.8釐米,殘留墨跡約60餘字;字跡均爲毛筆書寫,書體爲隸書,工整秀美。由於腐蝕嚴重,紙的原始形狀無從考證,書寫的內容已無法完整地釋讀,但從殘留的字跡分析,應與當時人們的生活有關,這也說明紙在當時已經進入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而且極有可能已經開始普及。東漢墨跡紙的發現,在同時期發現的紙中實屬罕見,不僅是一件研究漢代造紙技術與紙的使用的重要佐證,也是我國考古界的一大至寶,同時也爲書法藝術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國家一級文物。

陶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打擊樂器之一,也稱爲土鼓,《周禮》、《禮記》均有記載。古人用它敲擊出高昂而有節奏的鼓聲,爲跳舞的人們伴奏。陶鼓在遠古人類社會中,不僅充實了人的精神世界,更是原始巫術和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此次展覽展出的彩陶鼓屬於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馬家窯彩陶文化因1923年首先發現於甘肅臨洮的馬家窯村而得名,是繼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後,將彩陶推向又一新高度的彩陶文化。它出現於距今58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歷經了3000多年的發展,主要有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等類型。此外,出土於紅古區的馬家窯類型彩陶甕,也因其豐富的富於變化的圖案裝飾,成爲展廳裏備受關注的“彩陶王”。

貝葉雙耳彩陶罐

雙勾紋雙耳彩陶罐

戰國青銅劍 每日甘肅網 圖

西夏文“首領”鋼印  每日甘肅網 圖

“大河流韻——蘭州歷史文物展”展出的藏品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件西夏文“首領”銅印。據史料記載,西夏官印的主要材質有金、銀、銅以及銅料鍍銀四種,但就考古發現來說,大部分爲銅印。這些官印據有關專家考證,大多是具有世襲身份和較高地位的族長領袖所使用,他們在西夏政府中或部族中擔任領袖、武職或其他的相應官職。

就蘭州市博物館所藏的這枚西夏銅印的類型來說,早在清朝末年的著錄裏面就可以看到,但卻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印。直到20世紀初,西夏文字開始被解讀,羅振玉父子根據背款上的文字,確定它爲西夏官印。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一個西夏學家,叫做黃振華先生,將這個銅印印面上的主文字翻譯出來,才確定了是“首領”二字,從此將這類印統統稱爲“首領”印。

蘭州市博物館所藏的西夏“首領”銅印以篆書來表現,用的是在印章中官印常見的九疊篆文,傳世的和出土的西夏文篆書官印以“首領”二字印最常見。從功能上來講,西夏文印章同樣是借鑑漢文印章的產物,同樣是用來表示身份、地位、權力等級的象徵。一般邊長在5釐米左右,印章背面的柱鈕上刻有表示方向的西夏文“上”字,印背兩側陰刻有年款和人名,印文的點畫屈曲摺疊、深厚凝重,有雙邊;整體佈局參照漢印中的“滿白法”佈局,並且仿照唐宋印中通用的九疊篆法,富有變化。

宋代老子騎牛造像

該館的另一重要文物是宋代老子騎牛銅造像,據博物館提供的資料,該造像通體高58釐米,重10.5千克,老子騎牛造像銅範鑄造,由底座、老子騎青牛兩部分構成,人與牛範鑄法鑄造,然後與底座焊接而成。底座呈平面四足長方形,上立一頭青牛,體格健碩,四肢粗短、牛尾自然下垂,牛首前額正中處貼圓環用繩相繫於鼻銜環,牛首微向身體左側扭轉,神態溫順。老子身着斜領寬袖長袍,袍擺自然下垂於足面,衣紋簡潔流暢,右手握與鼻銜環相系之繮繩,腰間繫帶,長袖半掩雙手,左手輕扶於左腿膝關節處,頭部向身體左側扭轉,腹平背直端坐於牛背。老子面容豐潤,長眉長鬚、慈眉善目,額頭有皺紋,嘴角略上翹。此件銅造像造型古拙,形態逼真,是全國存世不多的道教造像珍品,也是國家一級文物。

明代三彩明器

在展陳方面,“大河流韻——蘭州歷史文物展”還採用了數字技術完整、生動、互動地活態化再現文物本體及其歷史文化內涵,用“全景+虛擬動畫+全息展示”的方式介紹館藏精品及蘭州出土的珍貴文物,全面展示蘭州市重要古代文化和考古研究成果。

蘭州市博物館館長董亞莉在接受蘭州晨報採訪時說,“經過改造提升後的蘭州市博物館,從基本陳列方面來說,整個展館在確保每個單元文物展品數量的前提下,適時運用影視、多媒體及全息展示手段,聲光色的相互配合,以現代的展覽手段展示傳統的文化,增強展覽的觀賞性與趣味性。同時在展覽中還利用科技手段製造出了‘伏筆與心理起伏’,旨在引導觀衆有興致的進行下一步的參觀,淡化傳統展覽設計中‘展線’概念,使觀衆有‘不虛此行’的觀賞效果。”

明肅王千字文手卷 蘭州市博物館藏

據悉,爲推動文物活起來、走出去,弘揚隴上書畫藝術,加強博物館館際交流,優化文物資源配置,拓展合作空間,蘭州市博物館與永登縣博物館、榆中縣博物館、皋蘭縣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硯池沉香——蘭州市四館館藏清代書畫聯展》,也於8月26日在蘭州市博物館東展廳開展。此次聯展的唐璉、朱克敏、王岱、白延齡、溫虛舟、趙衝谷、馬文炳等十七位名家105件藏品是在四館衆多書畫藏品中精心挑選出的。

蘭州市博物館館長董亞莉認爲,隨着文博事業的發展,在歷史長河中被長期埋藏於地下的蘭州文物古蹟,得以重放異彩,“蘭州市博物館已成爲讓人們瞭解蘭州、熱愛蘭州的一個對外窗口。抑或我們換個角度,不把這些陳列在博物館中的文物當成單獨的物件,而是當成線索,讓所有的線索交織起來。那麼,在這裏獲取到的知識,再結合新展所突出的理念和革新,就對蘭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感受更加豐富飽滿了。”

(本文部分資料綜合自蘭州市博物館及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等相關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