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適當對建築材料給予一定的價格補貼,通過建設標準化養殖場租給沒有能力建設的養殖戶,鼓勵更多的環保企業、有責任感的企業吸納農村的勞動力,讓他們從散亂污企業轉到環保企業,避免失業的尷尬。據一些商販說,整治完成後,沙子、紅磚、混凝土等建築材料價格普遍上漲50%-200%,帶來農民建房成本一平方至少上漲100元。

基層幹部,專注三農,親身經歷,理性思考,歡迎點擊關注頭條號:鄉野小吏話三農,您的隨手關注,是對小吏最大的支持!感謝關注!!

近兩三年,環保風暴從企業刮到農村,一批無證經營、嚴重污染環境的“散亂污”企業被依法取締,農村人居環境較原來有了顯著改善,很多地方藍天繁星、綠水青山重現。

環保整治的“副作用”

對環保整治,相信99%的人和小吏一樣,雙手支持、大力贊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甚至給個金山銀山也不換綠水青山。但是,鐵腕整治環境的“陣痛”也確實帶來一些“副作用”。

農村環保整治留下的“副作用”,時間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1、建築材料、生活用品價格上漲。

隨着取締磚瓦窯廠、採砂工礦、小作坊等一系列動作,帶來各種建築材料、生活資料價格上漲。據一些商販說,整治完成後,沙子、紅磚、混凝土等建築材料價格普遍上漲50%-200%,帶來農民建房成本一平方至少上漲100元。除了建築材料,修車、噴漆、電氣焊、食品加工這些日常生活離不開的事情價格也明顯上漲。價格上漲,最後都轉嫁成農民生活成本的上升。

農村環保整治留下的“副作用”,時間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2、養殖等副業發展受阻。

養殖業是農村重要的掙錢副業,隨着禁養區劃定、豬舍標準升級,一些小打小鬧的養殖戶被迫停業關門。農村養殖行業出現了大企業排擠小養殖戶的洗牌。一家一戶的小養殖戶被關閉,也讓一些農民掙錢的渠道關閉了。

農村環保整治留下的“副作用”,時間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3、農民務工受影響。

被取締的散亂污企業,吸納務工的都是附近村裏的老百姓,雖然收入不高,但也穩定,最重要的是在家門口,家裏事不耽誤。這也是爲什麼取締一些企業時附近村裏農民情緒激動的原因。企業取締之後,農民就面臨失業或者去遠一些的地方另謀職業,對收入產生不小的影響。

該整治也該幫助

環保整治沒有錯,該整治。這些副作用是環保整治必須經歷的“陣痛”,解決需要一個過程。但是,小吏個人認爲,解決這些陣痛,不能光靠時間,時間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環保堅決不能因爲有這些副作用就開口子、放放水,但是完全可以加大對農民的支持。比如適當對建築材料給予一定的價格補貼,通過建設標準化養殖場租給沒有能力建設的養殖戶,鼓勵更多的環保企業、有責任感的企業吸納農村的勞動力,讓他們從散亂污企業轉到環保企業,避免失業的尷尬。

農村環保整治留下的“副作用”,時間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這些問題,也是民生,真的需要好好考慮考慮。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更多內容歡迎點擊關注頭條號:鄉野小吏話三農。父老鄉親們的關注,是對小吏最大的支持,感謝、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