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快遞協會法務部主任、北京嘉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丁紅濤律師認爲,用戶在寄送貴重物品時,應當按照我國《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主動向快遞公司聲明包裹內含有貴重物品,並在快遞面單內明確標註,必要時選擇保價服務。根據《快遞服務國家標準》,發生包裹延誤、丟失、損毀或內件不符時,對於一般包裹,快遞公司除了要免除本次服務費用,主要是根據實際損失賠償,且只賠償直接損失,不賠償間接損失。

原標題:快遞丟了誰來“買單”? 律師:可協商賠償或走法律程序

快遞丟了誰來“買單”

建議寄遞貴重物品主動聲明

最近,德邦快遞因工作失誤接連造成的包裹丟失事件備受公衆關注。比如,價值15萬元的包裹被失誤銷燬、畢業生的畢業證學位證寄丟了……一時間,關於快遞丟失如何賠償的話題再次成爲社會熱點。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快遞服務消費者有效申訴量同比下降72.1%,對快遞企業有效申訴處理滿意率平均爲97.4%。不過儘管如此,快遞損壞丟失等現象仍時有發生。

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祕書長邵鍾林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目前,大部分快遞企業爲了儘可能降低快件丟失、損毀率,紛紛加大投入,運用高科技手段,對每一個快件的軌跡監控,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快遞丟失、損毀情況的發生,但由於快遞服務流程長,存在一定比例的損壞、丟失仍在所難免。

“一般來說,消費者寄的包裹分爲兩種,即一般包裹和保價包裹。”邵鍾林介紹說,一般包裹就是平時寄的普通包裹,保價包裹則是消費者在寄包裹時,用了保價服務,也就是多交了一筆保費。比如,寄包裹保值2000元,以千分之一的費率算,就要支付2元保費。

相比一般包裹,保價包裹除了快遞費貴一些,賠償標準也更高。根據《快遞服務國家標準》,發生包裹延誤、丟失、損毀或內件不符時,對於一般包裹,快遞公司除了要免除本次服務費用,主要是根據實際損失賠償,且只賠償直接損失,不賠償間接損失。保價包裹除了免除服務費用,還要按照保值金額賠償。“保價包裹對於快遞公司的免責條款特別嚴苛,除非是法律認定的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否則快遞公司都要照價賠償。”邵鍾林說。

中國快遞協會法務部主任、北京嘉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丁紅濤律師認爲,用戶在寄送貴重物品時,應當按照我國《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主動向快遞公司聲明包裹內含有貴重物品,並在快遞面單內明確標註,必要時選擇保價服務。同時,如果不願意選擇保價服務,在填包裹詳情單時,建議註明快遞物品的類別,並標註物品的價值。此外,在寄送畢業證、學位證等重要物品時,應當選擇在寄送重要文件領域有經驗、信譽高的快遞公司。

如果遇到包裹快遞損壞、丟失等情況,怎麼維權?丁紅濤建議,首先,可以與快遞網點協商賠償,如果協商不成,可找該快遞公司總部投訴;其次,如果雙方依舊協商不成,可以向當地郵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訴,也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提出申訴,如果涉及賠償金額較大時,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訴訟。

吉蕾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