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筆下有關於美人魚的故事,最典型的是一條美人魚出於對王子的愛意,毅然決定放棄自己的生命,以此來實現王子的幸福。這種爲了心愛之人犧牲自己性命的精神的確令人敬佩。其實,美人魚的傳說並不是西方人的專屬,我們也有,中國最早關於美人魚的記載是出現在《山海經》中,裏面記載了很多類似人魚的故事,在南山經、海內經和大荒經都有對類似生物的相關記載。不過,小編覺得應該是海內南經中所記載的美人魚和西方所描述的美人魚最相似。當然了,其他關於人魚的記載同樣值得研究,這一點毋庸置疑,只不過今天的主角是美人魚。

海內南經記載了很多國家,比如離耳國、氐人國、匈奴國等,其中氐人國人民就是一副人魚模樣,他們人面魚身,沒有腳。

相對於南經的記載,海內北經的記載就略微顯得簡單了一些,主要講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物種,其中就有“人面、手足、魚身”的陵魚人,北山經中的人魚是“其狀如魚,四足,其音如嬰兒”,與前者類似。文字記載自然是具有抽象性,我們對美人魚就只能停留在想象的層面。然而,美人魚作品的出現使其有了一定的具體感。

2016年,寧夏一個村子發現了一座宋金時期的夫妻合葬墓,裏面出土了很多文物,最引人注意的大概就是豐富的磚雕了,上面的內容很豐富,除了花草蟲魚之外,還有罕見的美人魚。在這裏出土的美人魚磚雕是中國第一件美人魚磚雕,其形象的活靈活現讓世人明確了美人魚的形態,上身造型是以中國婦女的形象爲原型,下身則爲魚身。這個和《太平廣記》中的記載幾乎如出一轍,有人甚至覺得這磚雕上的美人魚就是根據這本書的描繪刻畫的形象。

其實美人魚也出現在宋代古玩上面,是和田籽玉雕刻的美人魚,美人魚容顏秀麗且面目豐滿,頭上挽着簡單的髮髻,用一隻手扶着被風衝亂的頭髮,另一隻手則拖着剛撈起來的珍珠,肩膀上還飄着綵帶,光看上半身,就彷彿天上下凡的仙女一般美麗。其下半身是魚身,魚鱗清晰可見,雙尾稍稍叉開,彷彿在奮力划水,努力遊向岸邊。

不知道,在大家的印象裏,美人魚是長什麼樣子的呢?你認爲是磚雕神似還是玉雕神似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