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劍翹和鄭繼成兩人,都是因同一個原因,而刺殺了北洋軍閥頭目。一個在天津佛堂槍殺了北洋三大軍閥之一的孫傳芳。一個在津浦鐵路濟南車站刺殺了奉系頭目之一的張宗昌。兩個人都以同樣的原因復仇。施劍翹殺孫傳芳是因爲,在1925年直奉大戰中,孫殺了將施劍翹一手帶大的叔父施從濱。並在蚌埠街頭暴曬7日。

而鄭繼成刺殺張宗昌的原因是因爲,張宗昌在1927年10月上旬,俘殺了馮玉祥的手下,第八方面軍副總指揮、軍長鄭金聲。鄭繼成是鄭金聲的侄子,過繼給鄭金聲,等於鄭金聲的兒子。二人復仇成功後,鄭金聲已爲後世所不知,可施劍翹的復仇卻備受後世關注。這是爲什麼呢?小編覺得可能有以下原因。

(1)孫傳芳和張宗昌雖然都是北洋軍閥頭目,但兩個人不是同一重量級的。

孫傳芳是蘇、浙、皖、閩、贛五省聯軍總司令,和吳佩孚、張作霖並稱北洋三大軍閥。而張宗昌只是奉系頭目之一,張作霖的手下。所以論張宗昌和孫傳芳個人的知名度、影響力,張遠不如孫。

(2)第二是時間謀劃上,鄭金聲死於1927年,而張宗昌1932年就被鄭繼成刺殺。可施從濱死於1925年,直到十年後,孫傳芳才被施劍翹槍殺。也就是說施劍翹仇恨壓制了十年,是鄭繼成的兩倍。仇恨壓制時間越長,復仇過程也就越複雜,所以留給後人的話題也就更多。

(3)施劍翹是女性。在封建社會男女不平等,對女子壓制很重。到了民國年間,提倡男女平等,但男女平等要歸於實踐,還很困難。所以社會需要象秋瑾、施劍翹這樣的代表,作爲男女平等的宣傳題材。

因此,施劍翹事件曝光後,備受世人關注,而鄭繼成作爲男人復仇,在歷史上已是屢見不鮮了,後人的關注度自然少了很多。

(4)得力於林鬱沁所寫的小說《施劍翹復仇案》的大力傳播。林鬱沁本人於1990年於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並分別於1996年和2001年從加州大學和洛杉磯分校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他著的《施劍翹復仇案》被美國曆史研究學會授予2007年度費正清獎。被評爲東亞現代歷史研究中的最佳著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