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記者走進位於夷陵區梅子埡路的東湖小學,紅白相間的教學樓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色彩明快賦有節奏感,新建的教學樓位於左側的原教學樓背部,共有四層,有20間教室,可以增容1100名學位,滿足學生就近入學的需求。教室的外牆上懸掛着每個班級的班牌,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心沐光華詩和遠方”,雷校長解釋到這是學校的辦學思想,希望孩子們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成爲一名內心光明、外表光彩、氣質光潤、個性光芒的光華少年。

今年秋季開學

宜昌市將有

一批公辦小學投入使用

方便周邊的孩子們

就讀家門口的新學校

這些新建、改擴建學校

新增加近5200餘學位

有效緩解了這些地區的入學壓力

開學前夕,本報記者兵分幾路

探訪了城區部分新建改擴建學校

讓廣大學生和家長

提前感受一下學校的新變化

葛洲壩實驗小學

數字廣播讓老師告別擴音器

8月27日,記者來到在望州崗原址重建的葛洲壩實驗小學,一座現代化的新學校在原校址拔地而起,以大氣、沉穩的“故宮紅”爲基本色調,採用簡約化的設計,給人大氣和諧之美。根據區域規劃,辦學規模爲36個班,學位也由1400餘個增加到1620個。

按高標準重新擴建的葛洲壩實小新學校是一所名副其實的數字學校,擁有最新的校園消防控制、視頻監控、數字廣播、無線網絡等系統。消防控制包括煙霧報警、消火栓系統和地下室自動噴淋系統,能及時預報和處置火情。

數字校園廣播分教室、公共、廣場三大區域,可實現分區域分時段高效高質播放。“以數字廣播系統爲例,老師上課不用再背擴音器了,只需要佩戴一個小小的藍牙話筒,就可以通過數字廣播系統讓聲音清晰地覆蓋整個教室。”

此外,學校還新建了圖書室、報告廳、音樂廳、舞蹈房、錄播室、校園電視臺,改建了體育館、食堂等,校園錄播室採用4K級別的畫質,不僅可實現現場錄製、同步直播,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網絡直播。每個教室都配有最新的納米黑板,28根LED燈管、4臺電扇和1臺空調。

“主體基建部分今年5月就完工了,目前主要在進行綠化,及軟件安裝,學校會在開學後不久組織‘搬家’,目的是希望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師生回家。”該校校長徐萍說。

東豔路小學

教學區和運動區互不干擾

8月23日,記者來到位於伍家崗區中南路的東豔路小學,庭院環抱的教學樓、曲徑通幽的連廊、高端大氣的室內籃球館、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盡顯東豔路小學的校園美。學校辦學規模爲30個教學班,可提供1350個學位。

“學校共2棟教學樓,32間教室,活動空間非常大,教學區和運動區是分開的,教學區在A、C兩棟樓、運動區在D棟的旁邊,兩邊互不干擾,體育課上老師喊口號、孩子奔跑的聲音完全不影響教學。”走在這所現代化的學校裏,雷琰校長介紹說。

教室的外牆上懸掛着每個班級的班牌,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心沐光華詩和遠方”,雷校長解釋到這是學校的辦學思想,希望孩子們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成爲一名內心光明、外表光彩、氣質光潤、個性光芒的光華少年。

教室裏,全新的座椅已擺放整齊,智慧黑板全部安裝到位,關上就如普通黑板一樣,打開用觸控筆點觸可觀看課件、動畫等。潔白的窗簾上灑過晨曦的陽光,圖案中歡快的小鹿和遠方的樹木沐浴在光華里。

音樂教室、美術教室、計算機室全分佈在D棟樓。順着窗外的樹木眺望,是綠紅相間的塑膠運動場,裏面還鑲有一個足球場,體育器材室內,各種體育教具全部到位。

嶽灣路小學

依山傍水細節處盡顯關愛

8月23日,記者來到位於中南路延伸段的嶽灣路小學,學校依山而建,爬上一段不長的坡道,一棟色彩明快靚麗的U形教學樓呈現在眼前,校園草木茵茵,連廊畫宇體現了空間感和現代感,錯落有致的教學樓融入了山的靈氣,與嶽小“山水有嶽灣,自然成‘志·慧”’的辦學理念相互呼應。學校辦學規模爲30個教學班,可提供1350個學位。

本圖由嶽灣路小學提供

右手邊的鐘樓廣場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每一面牆都有一個時鐘,準確的顯示着此時的時間,提醒着大家光陰似箭不要虛度。

教學樓的每一層都有4個教室大的活動空間,每層與鐘樓連接的位置還有屋頂活動平臺。教室外走廊瓷磚的轉角處全貼心地用防撞角包裹起來。教室內,教學一體機、櫃式空調,現代化設施應有盡有。

走廊盡頭粉紅和粉藍的洗手間特別吸引眼球,女生對應的是粉色,男生對應的是藍色,洗手檯的位置貼近孩子身高,溫馨的色彩和貼心的設計處處盡顯人性化。

教學樓的前方是紅綠相間的足球場和跑道,旁邊屹立着一個1400平方米的室內籃球館。

袁校長表示,目前正在積極籌備開學典禮,開學典禮上會給每個孩子發放紀念章,讓孩子入學第一天更有儀式感。

汕頭路小學

爲學生提供冷熱溫直飲水

汕頭路小學是宜昌高新區管委會投資1.38億元新建的一所信息化、現代化學校。學校佔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辦學規模爲36個班,可提供1620個學位。9月1日,學校一期工程將正式投入使用,初步開設22個教學班,可滿足1100名學生就近入學。

8月26日,記者來到位於發展大道北苑路的宜昌市汕頭路小學,只見新學校校園內茂林修竹,綠草如茵,與右畔的運河遙相呼應,是學生學習的花園、成長的樂園,更是師生讀書尚學、修身礪志的現代書院。

新學校擁有許多人性化設計,爲學生提供一流學習環境。校門口專門設計了無障礙通道;每層樓都有直飲水供水系統,可提供貼心的冷、熱、溫水。教室內採用新型環保課桌椅、新型智慧黑板、智慧護眼燈等。

新學校實施智能化管理,人臉識別、電子班牌、監控系統等信息技術一應俱全。

學校校長張祖軍介紹,下一步,學校將重點打造契合高新新教育背景、汲取東山片區兄弟學校精華、適合汕小莘莘學子的校園文化。

綠蘿路小學

“雙班主任制”護航新生

8月27日,記者來到西陵區今年四所改擴建學校中的一所——綠蘿路小學。只見學校外牆已經煥然一新,鮮豔明快的橙色、綠色與參天古樹相互映襯,很好地契合了活力綠小“將生命之綠植入靈魂,培養綠蘿般樂觀、向上、自信、堅強的人”的育人氣質。

走廊的拐角處,淺綠色的洗手間吸引了記者的眼球,大理石臺面的位置貼近孩子身高,可抽水、按鈕式馬桶輕輕一按就能沖水,溫馨的色彩和貼心的設計處處彰顯人性化設計。

學校還對所用教室的課桌椅進行了更換。環保型桌椅非常符合學生的身體特徵和生長發育需求。椅子上的凹陷讓身體各部位受力均勻,不容易疲勞;課桌的高度可以調節,桌面前方的凹槽可放置文具,兩側的凸線可防止紙筆掉落。

“爲滿足片區內適齡兒童入學需求,今秋一年級擴招了一個班,新增45個學位。”學校校長譚娟介紹,學校將在一年級新生中繼續實施雙班主任的包班制,此外,規劃佔地1.1萬平方米的學校綜合樓擴建項目也正在有序進行中,預計10月竣工,屆時將增加到30個教學班

東湖小學

新教學樓可增容1100名學位

8月28日,記者走進位於夷陵區梅子埡路的東湖小學,紅白相間的教學樓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色彩明快賦有節奏感,新建的教學樓位於左側的原教學樓背部,共有四層,有20間教室,可以增容1100名學位,滿足學生就近入學的需求。

配套的功能室設有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和科學實驗室,寬敞的連廊將三棟教學樓相連,極具空間感,並且極大得方便了老師和學生們。教室外的走廊十分寬敞,並在欄杆處加裝了安全防護欄,讓孩子們課間有了更大的活動空間並無憂無慮地享受課間的歡樂。每層樓都配有直飲水,有溫水和涼水,孩子們可以根據需要調節水溫。

教室裏,前方的牆壁上懸掛着班班通教學一體機,藍色的課桌椅整齊的擺放,靜待孩子們的到來。除此之外,還更新了校園文化,更換了網絡設備、低音廣播設備和報告廳設備。

該校校長王曉紅介紹,發展大道片區入住率高,學校金秋開學有33個班,一年級新生有9個班,共495名學生,極大的方便了片區的百姓。

學校全面升級

舊貌換新顏

一定會給童鞋們驚喜

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