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氣

每天總是聽到鄰居訓斥自己的孩子,“天天就知道打遊戲不好好學習。媽媽每天這麼辛苦,就是將來你能成才,爲什麼這麼不爭氣?

聽到家訓孩子的原因是:孩子在學校沒有認真完成作業,上課不注意聽講。被老師責罰,而叫了家長。

聽到這一幕突然覺得好熟悉。曾經的我也是這樣過來的。也被家長這樣教育過,包括身邊的朋友也是這樣。作爲家長的你們是不是也曾經這樣來過。

既然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那我們的孩子呢?他們也是我們小的時候調皮的樣子。也曾經犯過錯誤,爲什麼不能被原諒呢?想想小時候的自己再想想自己的孩子。就應該能夠理解孩子當時的想法。除非你曾經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

有一天我見到了這個家長,我問孩子的媽媽:“你說孩子的時候你不心疼嗎?你打孩子的時候你應該很心疼吧!那你爲什麼還要打疼了?

孩子的媽媽是這樣回答的:“這孩子脾氣太倔了。他就是不會承認,他自己做錯了,我也沒辦法只能打他。”

當孩子的母親說起來的時候眼淚嘩嘩的。很明顯,他也非常後悔。他總是在想“只要孩子認個錯,我就不會打他了。”

與之對抗

我們做外人了,看見孩子這樣都感覺心疼更何況是孩子的親生父母。

這個家長的一句話讓我明白了。只要孩子肯聽話,我就不打了。很明顯這句話是孩子的抵抗觸犯了家長。

家長會有一個這樣的心理自己的孩子都這樣和自己對着幹非常的失敗。真的想打他孩子嗎?其實不是的。

家長只是覺得身分的對抗,讓他似乎沒有了顏面。

換位思考想一下。你是一個旁觀者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去做?肯定是會勸和吧!孩子嗎?難免會犯錯誤。可別人家的孩子犯錯就可以原諒,爲什麼自己的孩子犯錯就不能被原諒呢?只是覺得孩子不聽你的話而已,自己總是拿出一個做家長的架子,來約束孩子。所以孩子纔會對抗你,更不聽勸於你。

如何控制我們做父母的情緒呢?

取決於我們對事情的認真態度問題。和看問題的方式。

在這個孩子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母親的兩種性質,第一是孩子必須得考好。第二就孩子必須聽我的話。不能和父母對着幹。否則我就要教訓他。想一想,這兩種性質合理嗎?表面上是感覺還是沒有考好,而責罵他。實際上是覺得孩子沒有考好而沒得到滿足才發怒的。

道理誰都懂,可遇到事情上,誰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但是我有個辦法,遇到同樣事情時候不妨去做一下,當你在發脾氣的時候想3個問題。第一個是你爲什麼要發脾氣?第二個問題是這個原因合理了。第三個問題是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慢慢地那你的理智就會上升。

仔細想一想沒有什麼事情就一定要發脾氣。也很難被別的事情而激怒。

想一想,你有沒有對孩子這樣過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