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的山东中部地区,战云密布。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呈弧形展开,向解放区步步紧逼。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粟裕时刻注视着敌人动向,筹划着歼敌方案。粟裕从多种渠道获悉:解放战争经过八个多月的作战,国民党军虽然占领了解放区105座城市,但被消灭了71万余人,能用于第一线作战的机动兵力,从原来的117个旅减为85个旅。

经过连续多战的惨败,蒋介石也开始意识到战线太长、兵力不足的弊病,无奈之下只得改弦易辙。从1947年3月起,蒋介石不得不放弃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施所谓的“重点进攻”。

蒋介石为实施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决定在徐州设立陆军总部徐州指挥所,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统一指挥原徐州、郑州两个绥靖公署的部队,总兵力共达24个师、60个旅,45.5万余人。其中用于第一线的兵力就有13个师、30个旅,约30万人。

3月底,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正式开始。到4月中旬,已打通了徐州至济南铁路段和克州至临沂的公路,占领了鲁南解放区。

面对敌人30万大军压境,粟裕昼夜筹划如何应敌。全线阻击?不可能。只有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消耗其有生力量,才能逐步粉碎其进攻。但敌军兵力过分密集,行动谨慎,有利战机一直没有出现。

粟裕对司令员陈毅说:“在敌军重点进攻之始,我们一方面要持重待机,绝不轻躁作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在解放区腹地作战的有利条件,采取大踏步进退的战法,同敌人周旋,迷惑调动敌人,创造有利战机,条件具备了就坚决消灭之,条件不具备就改变和放弃原定计划,不轻躁作战。”

“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陈毅点点头说,“我们要同敌人‘耍龙灯’,我们挥舞着光彩夺目的龙灯,像长龙一般左右回旋、上下翻腾,牵着敌军的鼻子走。等敌人头晕目眩、人困马乏时,我们就果断出机,狠狠地揍他一顿!”

“耍龙灯?!好!好!”粟裕两眼闪闪发光,高兴地说,在他看来,陈毅这个比喻真是再生动、恰当不过了。

那么,这个“龙灯”到底怎么个“耍”法?他们又仔细研究了一番。

4月初,陈毅、粟裕指挥华野主力悄悄分路南下,出击都城、马头、新安镇等地,扰敌侧后,以寻歼汤恩伯兵团主力为目标。但敌人立即调集兵力,加强防御,无隙可趁。陈毅、粟裕立即改变决心,率部大踏步北上,另寻战机。

4月20日,粟裕得知敌整编第72师从汉上、宁阳地区北进占领泰安,认为该敌位于敌阵最左翼,较为孤立,建议集中兵力歼灭该敌。陈毅十分赞同。当即定下围泰(安)打援的决心。

22日,围攻泰安战斗打响。第72师虽连日呼救,邻近各路敌军均恐惧华东野战军打援,始终按兵不动,眼看着第72师被歼。粟裕见打援无望,遂决定26日攻克泰安。此役共歼敌24万余人,其中生俘该师师长杨文泉以下1.14万余人。

4月27日,粟裕命令华野生力隐蔽撤离泰安待机,命令第一纵队乘胜南下奔袭于阳,以吸引敌军西顾。宁阳一战,又歼敌2000余人。

4月29日,粟裕鉴于杨恩伯兵团进占河阳、青驼寺、保庄、机墟、蒙阴等地,阵线比原先稍有拉长,即令第2、第7、第8、第9纵队分头向桃墟、垛庄、青驼寺地段之敌出击,拟分割该兵团,求歼其一部。敌军十分警觉,一经接触,即后退据守公路以西山区待援。

至5月2日,粟裕鉴于援敌靠近,难于分割,求歼其一部,途命令部队主动后撤,放弃原定作战计划。此战,共歼敌3000余人。

5月3日,粟裕鉴于敌整编第11师进占新泰立足未稳,即指挥4个纵队求歼该放,并于当晚达成包围。但因第五军等部急忙来援,粟裕判断,不易速决取胜,遂命令部队于4日夜主动撤围。

在这1个多月的5次作战中,陈毅、粟裕两大开国将帅指挥下的华野主力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时南时北,或东或西,忽分忽聚,有进有退,围而不打,既打又撤,用“耍龙灯”式的高度机动战法,逗引国民党军往返行军1000多公里,无法判明华野的意图和动向。华东野战军不仅取得了歼敌3万余人的胜利,迟滞了敌军的进攻行动,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部队机动作战的能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