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源

写风花雪月的诗:写风却无风,写花没有花写雪不见雪,写月没有月

诗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几乎所有人都是背着诗词长大的。古代的诗词主题非常多,可以是离愁别绪、花鸟鱼虫,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等等。今天我们要讲的虽然也是诗但比较特别,写风没有风,写花没有花,写雪没有雪,写月没有月。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首诗,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峤,写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可见这是首标准的五言绝句,整体对仗工整也非常押韵,不过乍一看却很难让人理解它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更像是个谜语,“能解落深秋的树叶、能让二月的花开放,过江的时候能掀起千尺的浪花、到了竹林里又能让上万竹竿倾斜”,这说到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聪明的朋友应该猜出来了,这说的不正是无处不在的风吗?不过诗歌所咏之物虽然是风,但全诗竟不见一个风字,真是奇妙。

咱们接着看第二首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首先介绍一下,这是由宋朝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我们都知道,诗歌的巅峰期在唐朝,而宋朝文人们最擅长的应该是写词,所以对于这位诗人我们并不是很了解,不过小编查了资料后发现,林逋是个很低调的诗人,一辈子没做官也没娶媳妇,就喜欢写诗。

言归正传,咱们接着看这首诗是如何做到“写花没有花”的。读完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首七言绝句真的没有出现一个“花”字,不过这并不影响它咏花的主题,诗中“众芳”、“暄妍”以及“暗香”等词语无疑都是形容花的,再结合全诗的意思如第一句说到“所有的芬芳都落了唯独它一个仍在开放”,很显然写的就是花,而且不难推测应该是梅花,因为林逋最爱梅花。

再看第三首“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这位诗人同样来自宋朝,她便是孙道绚。这位诗人的名气似乎也不高,不过很显然这并不妨碍这首诗成为一首比较有意思的诗。

和之前两首诗的风格一样,孙道绚的这首诗同样是不见一个“雪”字却能很形象地描述出雪花来。就像诗中写的那样,“飘飘洋洋,在空中飞舞着,很是轻盈,在晚上的时候能够听到它压着树枝的声音,打开窗户便飘了过来,可是因为有炉子所以一下子就化了”,很显然这描述的就是雪花。

最后一首诗的来头就大了,它的作者便是唐朝“小李杜”中的杜牧。全诗写道“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独有长门里,峨眉对晓晴”。

这首诗虽然比较长,但全诗依旧不见一个“月”字,而从这诗所表达的意思来看它写得就是月亮,不过杜牧的文笔自然不凡,其实他是借着月亮来表达内心感情的,大家发现这是种什么情感了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