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中國有哪些值得推薦的VC,必有一席是屬於GGV紀源資本的。阿里巴巴、去哪兒、YY、Airbnb、途家、滴滴出行、小紅書、Keep、Wish……在這些企業成爲家喻戶曉的品牌之前,GGV的身影都曾反覆出現。

  成立18年,入華13年,GGV靠着一支鐵打的投資團隊、中美雙線作戰的獨特方法,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

  截止目前,GGV累計投資的296家公司中,獨角獸公司56家,33家已經IPO,45家公司通過併購退出,平均內部收益率超過25%。僅2018年前十個月,GGV已有18個退出,包括5家IPO。在過去的18個月,GGV爲LP帶來超過10億美元的現金回報。

  這是GGV首次向外界公開18年成績單,6位在全球“狩獵”的管理合夥人符績勳、李宏瑋、童士豪、徐炳東、Glenn Solomon和Jeff Richards難得聚首,他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共同覆盤了18年投資的得與失。

  逆勢新募18.8億美金

  2018年上半年,創投基金的募集數量都有所下滑,現在各家講募集難,募不到資金。對於原有的基金,持續的運營也遭遇停滯,後續的出資出現困難。

  得益於過往業績,GGV在募資上似乎毫不費力。今日,GGV同時宣佈完成總額18.8億美元的基金募集,此次募集的基金爲GGV Capital VII及VII Plus,共計13.6億美元;GGV啓航基金二期(GGVDiscovery II),共計4.6億美元;以及GGVCapital VII的創業者基金(Entrepreneurs Fund),共計6000萬美元。

  本次基金募集的投資人主要來自世界知名的捐贈基金、養老金、家族財富管理機構,包括加利福尼亞州教師退休金系統、哈特福德醫療保健、洛杉磯退休僱員協會、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西北大學、俄勒岡公共僱員退休基金、洛克菲勒基金會、舊金山僱員退休系統、德克薩斯永久學校基金、德克薩斯大學投資管理公司等。他們中的一部分自2000年GGV成立起就不斷出資,合作超過10年。

  回望GGV的起步,每一期基金的募集都踩準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浪潮。GGV進入中國前的第一個五年,中國經濟飛速起勢,期間共募集了兩期基金,分別爲1.6億美元和2.4億美元。其中,2005年紮根上海後,用於中國市場投資的資金主要來自於二期基金。2006年,GGV第三期基金開始募集。此後,該期基金投出了去哪兒、YY、UC等一系列代表性項目。

  2006年9月,商務部、國資委等六部委實施“十號文”,使得曾經包括蒙牛、攜程、盛大等民營企業赴海外融資、上市時慣用的“小紅籌”道路受阻,PE兩頭在外的運作模式受到影響。內外市場冷熱不均的夾擊,促使了外來的美元基金開始尋求更適應中國市場的方式。

  GGV順勢轉身。2008年3月,剛募集完成超6億美元第三期基金的寰慧投資(GGV前身)宣佈合併思格資本(海外VC)及旗下人民幣基金——上海科星創業投資基金,並更名爲GGV紀源資本。那是中國VC史上首例中美兩家基金合併,突破了外資創投“兩頭在外”的傳統模式,也實現了GGV曲線涉足人民幣基金的戰略。

  2010年,移動互聯網的概念嶄露頭角。2010年之後的第三個五年,GGV募集了第四、五期基金,總額15億美元。在這個階段,GGV投出滴滴出行、小紅書、美麗說、作業幫、英語流利說、酷家樂等在不同行業中的有移動互聯屬性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初,GGV融了規模12億美元的第六期基金,其中特別用3億美元設立了專注早期投資的“啓航基金Discovery fund”,投資階段開始向更早期偏移。而此次募集資金中的一部分,正是GGV啓航基金二期,將延續了2016年第六期基金的投資戰略。

  2018年初,GGV紀源資本順利完成第一支人民幣TMT基金,總計15億人民幣(約2.25億美元)的募集。截止目前,GGV紀源資本共管理資產爲13支基金、約62億美元。

  一支隊伍“掃蕩”全球市場

  從2005年正式紮根中國,一支團隊中美兩個市場並行投資,GGV堅持至今。同時具有美國、中國兩個世界最大網絡市場經驗,卻又能把各自獨特的生態系有效串聯,是GGV跟其他同業相比最獨特的武器。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捐贈基金首席信息官NicholasKong看來,“正在GGV獨特的全球投資戰略在過去的18年中一以貫之,GGV才能持續吸引着全球最優秀的CEO和創業者。”

  18年來,GGV一直專注在消費及新零售、互聯網服務及社交、企業服務及雲、前沿科技四個領域進行全球化投資。GGV全球6位管理合夥人中,雖投資風格迥異,卻在自己垂直深耕的領域有着不菲成績。

  從投資百度一戰成名,到百度投資去哪兒的中間“媒人”,再到多起併購案的“幕後推手”,GGV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符績勳展現了他把握投資節奏和行業變革的前瞻性。百度、土豆、去哪兒、途家、滴滴打車、愛屋吉屋、美麗說……他的背後是一串長長的投資名單。

  管理合夥人李宏瑋對技術和團隊判斷很敏銳,投資了很多技術範兒公司,如之前的YY、世紀互聯,大熱的IOT領域裏,投資了小牛電動、億航無人機等。其領頭投資海輝軟件國際集團、世紀互聯、兆日科技、歡聚時代,併成功地幫助它們成爲上市公司。

  管理合夥人童士豪在消費、新零售領域投資頗有經驗,小米、凡客、返利網、一嗨租車等都是他參與過的項目。加入GGV之後,在一年之內投資了wish、小紅書等跨境電商。近期除Wish外,其在美國投資的Offerup、Poshmark、Ibotta分別佔據蘋果美國電商榜單前15,Wish更是緊隨Amazon,成爲美國第二的移動電商網站。

  而2017年初才加入GGV的管理合夥人徐炳東曾任職與凱鵬華盈、中信資本和海納亞洲創投基金,投資的項目包括51信用卡、喜馬拉雅、天天果園、康輝醫療等。加入GGV後,他在20個月內投出14個項目,出手速度相當快。

  此外,還有Glenn Solomon與Jeff Richards兩位管理合夥人駐紮硅谷,突破地理位置的侷限,依據各自的行業經驗密切配合。

  另外,考慮到機構傳承的問題,對於接班人,GGV會考慮內部培訓和外部招聘相結合的方式,例如2017年3月,團隊在原有5位管理合夥人的基礎上,引入了徐炳東。此外,“現在的投資同事,都是我們的培養對象,結果如何就看各自的實力了。”符績勳說。

  眼下,新一輪基金的注入,讓GGV的全球化投資戰略越發清晰。“我們之後投資不會只以中美爲主,其實很多大家想解決的社會問題,比如交通擁擠等在東南亞、印度、拉丁美洲,甚至於非洲都有同樣的問題。他們都會不斷地來中國和美國學習。所以這兩個市場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做更多全球化的投資。”童士豪稱。

  比如,GGV在投資了中國的出行公司滴滴後,又投資了東南亞最大的移動出行平臺Grab;在中國投資了哈囉出行後,又投資了美國共享單車limebike和巴西共享單車Yellow。

  往垂直領域紮根

  成立初始,紀源資本定位於關注成長型企業的投資,集中在B輪到C輪階段,但這樣的思路在近幾年悄然發生了改變。他們表示,之前的4—5年一直在深化對行業的認識,接下來會深化垂直領域,每個合夥人都會往垂直領域紮根。

  對於所看賽道,GGV內部的垂直架構要求相當嚴苛,“如果專注某個行業,至少中美兩個市場相關行業的80%公司都要去了解。”

  “好的基金在組建投資團隊時,一定會有跟這個基金重點投資領域相匹配的投資人。現在投資行業的一個趨勢是,投資的垂直度和專業度在上升。尤其在中國,過去做投資主要看這個公司在國外有沒有對標對象,如果有就值得考慮一下。但現在做投資,需要精細化判斷。因爲中國已經出現了很多在國外找不到對標的項目,如何判斷這些項目的投資價值,是投資人之間的主要競爭點。”李宏瑋解釋。

  發端於中國本土的共享經濟最具說服力。過去三年,共享單車領域吸引了千億規模資金,資本被公認爲決定成敗的核心要素。但是資本易得,本領難求。1988年出生的楊磊,顯然屬於逆風局選手,他帶領哈囉出行(哈羅單車)大反轉的歷程,GGV團隊全部看在眼裏。GGV在過去領投了哈囉出行A輪,A+輪,D1、D2輪等多輪投資。

  2017年4月的上海,創立不足一年的哈囉出行融A輪、A+輪,B輪融資卻卡住了。過完春節,楊磊就開始找錢,但見了50多個投資機構,顆粒無收。彼時,身爲最早期投資者之一,符績勳撮合成爲資本管理合夥人沙燁和楊磊見面,助其敲定了B輪融資。很快,數千萬元美金到賬,哈囉出行贏得了喘息機會。

  當時,共享單車賽道上,摩拜和ofo日訂單已經突破千萬,哈囉出行只有300萬。摩拜、ofo已相繼完成D輪融資,分別拿到數億美金,彈藥充足,正在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雄心勃勃地邁入新加坡等國際市場。哈囉出行的策略則完全不同,它專注於二三線城市。

  “當時他在切二三線城市的時候,對手佈局了部分二線城市,但是還有很多城市是沒有被覆蓋的,哈囉出行迅速覆蓋了100多個城市。”符績勳稱,團隊當時的分析是,在哈囉出行切入市場時,一線城市已經是紅海,但是在很多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城市是空白市場。而且在三四線城市,本來公共交通就不發達,大家可能每天就是騎着電瓶車跑來跑去,或者有一些城市有大巴、公交,但整個公交體系是相對落後的,所以更需要這樣一種產品。

  在對外部競爭環境進行分析後,團隊對產品、對技術的把握,更堅定了GGV投資的信念。“第一是團隊,哈囉出行的團隊對於市場的分析對於產品技術的能力很強。它的起步沒有先發優勢,但事實上也證明了這一年它們奔跑的速度非常快。第二,是他們把產品和技術用到實際的運營和運維上,提高整個運營效率,做得非常棒,所以也證明了我們的判斷,這個團隊、這個產品綜合技術的能力、包括他們切入的市場都是很正確的。”符績勳說。

  所有人都低估了哈囉出行的戰鬥力。伴隨着ofo的動盪,摩拜被美團收購,就目前來看,過得最好的也許是曾經的行業第三——哈囉出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