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孙中山、梁启超,他们都是中国改变历史的人物,彼此之间亦敌亦友,然而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他们都求助了一个人。

他叫萧龙友,京城四大名医之首,年仅22岁的他,便凭借中草药消灭了使成都日死八千人的霍乱,他也先后担任过财政部机要秘书,农商部参事,实业债券局总办,国务院参事等职,最终却选择弃官行医。今天就随闲趣侃历史走进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

1870年2月13日,萧龙友出生于四川雅安学署,幼时便为了科举诵习诗书,后来进入成都书院学习。因为母亲长年有病,孝顺的萧龙友经常翻阅书院的古医典籍,并到药店求教医药常识,只为帮母亲缓解痛苦,没成想这也为萧龙友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通过这些古医典籍,萧龙友的古文水平不断提高,中医理论知识不断丰富。

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省会成都日死八千人,街头一片凄凉,当地郎中自身都难保更别提开门迎客了,此时年仅22岁的萧龙友约同当地医生陈蕴生沿街巡治,用中草药进行救治,使很多病人转危为安,正因如此萧龙友声名鹊起,人称"万家生佛"!

不过此时无论是家人还是自己都没有把医生当成职业,科举仕途才是正道。1897,萧龙友离开四川赴京朝考,获丁酉科拔贡,即以拔贡生考取南学教习,教满以知县分赴山东候补。先后担任过嘉祥、钜野、淄博、济阳等地知县,后升知府~~~

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萧龙友则由山东都督府奉调入京,任财政部机要秘书,农商部参事,实业债券局总办,国务院参事等职。不过官场更像是他的兼职,他依旧醉心于医术,甚至常常浏览当时翻译过来的很多西医著作,在公余之暇经常给人看病行医,在同事间小有名气。正因如此,当时的内务部及主管卫生机关还聘请萧龙友为考试中医士襄校委员,并因而取得了医师资格~~~

1928年,民国政府南迁后,萧龙友毅然弃官行医。

1928年,萧龙友先生正式挂牌行医,街门坊上挂了小木牌,上面亲笔写了"萧龙友医寓"五个不很大的字,凭借高明的医术,每天早晨患者在门房排号直接到诊室依次就诊,不得不说的是,萧龙友的毛笔字写得非常漂亮,有不少患者把他的处方收藏起来,有的又裱起来作为书法作品。更有甚者出高价收购萧龙友先生的处方

萧龙友的病患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袁世凯了:

1916年5月,袁世凯病危,其长子袁克定邀请萧龙友先生入总统府为其诊断。萧大夫切脉后,断定袁的病为尿毒症,提笔开了处方,必须服药静养,但袁的次子袁克文却坚信西医。就这样两兄弟统一不了意见,延至6月6日,这个做了83天短命皇帝的袁世凯终于一命呜呼!这之后萧龙友曾对人说:袁世凯内外交困,活在举国上下一致的声讨中,而尿毒症又必须静养,以袁世凯当时的心情又怎能静得下来?他的死也是命中注定,气数已尽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医学上颇有建树的萧龙友被选聘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0年,萧龙友病逝,享年90岁,令人钦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