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萊道君

來源丨萊道區塊鏈(laidaoblockchain)

2019年3月26日,火幣prime上線首期幣種TOP Network,以遠低於項目方融資價格發起搶購模式。憑藉火幣的自身流量和飢餓營銷模式,TOP一時遭遇幣圈投資者瘋狂搶購,據報道中標率僅爲2%,此幣種一經上線火幣全球站,瞬間暴漲20倍有餘,短暫的暴漲之後又瞬間回到項目方融資的價格,開啓溫水煮青蛙的模式,慢慢收割。

據悉,TOP背後的主體項目方,疑似新三板公司騰展科技,根據我國現有法律,一旦坐實,無論是其騰展科技還是TOP都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TOP與滕展科技

根據職場應用信息,在火幣全球站公佈的項目信息中,六位創始團隊人員中五人在騰展科技及全資子公司任職,其中包括騰展科技實控人魏松祥。

項目介紹中提到的團隊歷史開發項目Dingtone以及CoverMe,亦爲騰展科技財報披露的產品。

在火幣官網關於Top團隊信息鏈接中,點擊即可直接跳轉到轉至職場社交平臺。其中Steve Wei履歷包括至今任職Dingtone,Inc CEO,Dingtone,Inc相應公司爲杭州騰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新三板公司騰展科技(839079)主體。騰展科技財報中實控人魏松祥與Top項目創始人Steve Wei的履歷一致。交叉對比linkedIn及同花順公開信息,Taylor Wei符合實控人胞兄、騰展科技董事魏鋼強信息相仿,Peter Wei則與騰展科技董事Wei Shaohong履歷相符。

公開圖文信息顯示,魏松祥多次以TOP通信鏈創始人身份接受訪問,並在2018年世界區塊鏈大會介紹TOP項目。有圖片顯示,魏松祥在世界區塊鏈大會介紹稱,TOP項目的投資人包括海康威視創始人龔虹嘉、阿里巴巴十八羅漢元璟資本吳詠銘、道生資本、追夢者基金以及清華企業家協會天使基金。

2018年中報顯示,魏松祥持有騰展科技38.21%股份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擁有中國國籍及美國永久居留權。公開信息均指向,騰展科技實控人蔘與Top Network項目。

涉嫌非法集資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爲,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在此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有關部門將依法嚴肅查處拒不停止的代幣發行融資活動以及已完成的代幣發行融資項目中的違法違規行爲。

2018年8月,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隨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及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也及時發佈相關風險提示。

2019年3月21日,北京互金協會發文直指IEO等非法公開融資行爲。部分內容爲:部分媒體、社交平臺、研究團體以“金融創新”爲噱頭,發幣攬財爲目的,交易炒作升值爲利誘,利用“研究”、“論壇”之名,宣傳“lCO”、“IEO”、“STO ”、“穩定幣”、“積分幣”、“數字貨幣”等,以此進行培訓、項目推介、融資交易等不同形式的線上、線下活動。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藉機炒作區塊鏈概念,嚴重擾亂正常的金融經濟秩序,帶來社會風險隱患。

TOP作爲火幣首期IEO項目,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屬於融資,如果新三板滕展科技是其背後主體,依照法律,當屬非法集資。

頂風作案違法必究

如果在體制內,滕展科技真的使用TOP項目在市場內違法集資,無論是滕展科技本身還是TOP項目,都會遭遇毀滅性的打擊,當然其投資者也將受其牽連。

之所以這麼說,是有類似案例存在。在去年,衆所周知的挖礦交易所FCoin上線的幣改的第一個公示項目QOS,其就是以上市公司背書進行融資。

8月17日,中國證券報發文指出QOS涉嫌非法融資。多位業內專家表示:QOS項目登陸FCoin交易所,具有金融產品、金融衍生品的屬性,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部委2017年發佈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lCO項目不能在國內進行宣傳和路演,不能賣給中國境內投資者,QOS涉嫌從事代幣發行的非法融資活動。

其中QOS與奧馬電器的關係仍存疑點,雖然奧馬電器董事長趙國棟等人均稱其爲個人行爲,但中國證券報發現QOS項目方一方面極力包裝自身奧馬電器的背景,而在細節安排上試圖規避與奧馬電器的關聯關係。

隨即,奧馬電器面臨整頓,QOS下線交易所歸零。

儘管,目前TOP項目與待轉板上市公司騰展科技關係尚未坐實,但是畢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只是目前項目暫時沒有遭遇破發,一旦投資者面臨着巨大損失,維權事件爆發,爭相就會慢慢浮出水面,假使真的有問題,兩者皆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加密貨幣一直是自治社區來維護推動,儘管遊離在監管邊緣外,體制內的企業但凡涉及其業務,違法集資,一定會遭遇法律追責,還請大家能夠注意其中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