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

随着世界杯期间“洗脑广告”的铺开,马蜂窝这个旅游网站瞬间取得了极大的曝光率。

不过近日,一篇自媒体文章刷屏朋友圈,却着实给这个目前估值达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5亿元)的网站捅了一个巨大的“蚂蜂窝”。

公众号“小声比比”的这篇《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目前已在微信平台受到马蜂窝旅游的投诉,读者点开文章时也将首先看到双方争议详情的罗列。

22日上午,马蜂窝旅游服务平台官方正式针对“点评抄袭”的质疑发布声明,称对全站游记、攻略、嗡嗡(旅行故事)、问答、点评等数据进行了核查,并已对涉嫌虚假的信息展开查处。

质疑马蜂窝评论抄袭

10月20日,公众号“小声比比”撰文质疑,马蜂窝平台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有1800万条是通过机器人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

文章援引乎睿数据团队的报告,认为马蜂窝点评增长趋势非常诡异,点评的数量在特定时间节点指数级上升,随后断崖式回落,质疑这和该平台寻求融资的节点有关。

文章称,即使将抄袭定义十分严格(一字不差才算抄袭),他们还是在马蜂窝平台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平均每个账号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数千条点评,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和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马蜂窝官网总点评数的85%。

文章指出,一些抄袭账号的内容前后矛盾,并且马蜂窝疑似直接调用Google翻译接口机翻yelp等英文平台内容,连翻译错误等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此外,文章认为马蜂窝1.5万名最活跃用户的点评时间段“非常诡异”,不仅在周中活跃程度远远大于周末(与其他网站规律相反),而且点评作答的时间段高度一致。

此外,还有一批在游记攻略中植入广告的商家通过抄袭、拼接等“做号”、“洗稿”手段批量炮制出含有广告内容的游记、问答、回复,再由大量的小号、马甲进行人工置顶,达到以低成本对平台上亿用户打广告的目的。

马蜂窝回应:受到有组织攻击

21日,事情再起波澜。公众号“小声比比”再发文章,称马蜂窝平台将原文提到的点评从账号个人主页中删除了,但在谷歌搜索栏还能找到,餐厅页上的点评还能看,也能在web archive上查到。

这篇文章目前也已被马蜂窝投诉。

10月22日,马蜂窝针对“点评多数为抄袭”事件的质疑正式发布声明,称对全站游记、攻略、嗡嗡(旅行故事)、问答、点评等数据进行了核查,并对涉嫌虚假的信息展开查处。

马蜂窝在声明中称,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整体数据量中仅占比2.91%,涉嫌虚假点评的账号数量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马蜂窝已对这部分账号进行清理。自媒体文章所述的马蜂窝用户数量,与事实和第三方机构数据都严重不符。

马蜂窝也称,不容许任何个人或机构将其用户称为“僵尸”“水军”,将社区描述为“鬼城”,因此“针对该文中歪曲事实的言论,和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马蜂窝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央广“下文”客户端查询发现,马蜂窝今年8月被曝计划融资3亿美元,其估值或达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5亿元)。

起个大早,马蜂窝能否赶上晚集?

马蜂窝是一家老牌的在线旅游网站,成立于2006年。

创始人陈罡和吕刚是前新浪和搜狐员工,出于对旅游的热爱创办了马蜂窝,成立之初定位为一个爱好者社区,四年后才开始商业化运作。

在OTA(在线旅行社)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蚂蜂窝没有将携程的在线售票模式作为核心,而是全力打造UGC形式的旅游社区。在这样的模式下,内容成了其发展的关键。

虽然避开了与携程的直接竞争,社区模式的赛道依然不乏对手。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不仅携程成立了独立的攻略社区事业部,还兴起了无数个游记攻略创业公司:在路上、面包旅行、蝉游记等。但商业化依旧是它们面临的首要难题,在路上和蝉游记首先退出市场,面包旅行也处于艰难的转型中。

蚂蜂窝完成1.33亿美元D轮融资后,提出三年后成为中国最大旅游流量平台的愿景。陈罡和吕刚在内部信中提到,马蜂窝与同行的不同之处在于,开创了“内容+交易”模式,并称这“是当下中国旅游业最先进的生产力”。

在“内容+交易”模式下,凭借内容入口优势,马蜂窝通过结构化数据,识别出用户的需求喜好和行为特征,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旅行机构的合作,促进交易的产生。这是马蜂窝近两年在酒店、交通、当地玩乐等自由行产品交易上实现成倍增长的原因所在。

但有业内人士质疑,马蜂窝以社区起家,应该走小众清新路线,聚焦特定人群,做小而美的生意。一个老牌旅游网站,抢得先机却更新缓慢,已经失去了风向标的作用。

但好像是为了证明这种论调的错误,马蜂窝在资本市场上的步子越迈越大。从2011年的A轮融资开始,不论市场行情如何,马蜂窝始终保持着每两年融一轮资的节奏。

马蜂窝在2011年10月获得今日资本500万美元A轮融资和200万美元无息贷款,2013年4月获得启明创投领投的1500万美元B轮融资,2015年2月获得高瓴资本、Coatue、CoBuilder、启明创投的C轮融资,2017年12月获得由鸥翎投资、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淡马锡、元钛长青基金、厚朴基金共同投资,今日资本、启明资本、高瓴资本继续跟投的1.33亿美元D轮融资。

D轮融资后,马蜂窝就启动了新一轮品牌换新升级,进一步强化其集数据处理及交易服务于一体的行业形象。

随后一向低调的马蜂窝在2018年世界杯上,花费1.65亿元成为央视世界杯转播的赞助商,采用“央视+明星+砸钱+洗脑”的传统套路,凭借一句“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的广告词,让品牌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曝光,同时也引发了大量吐槽。

根据马蜂窝官网数据,马蜂窝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名旅行者,拥有超过2100万条真实点评。以真实点评为代表的数据,是马蜂窝目前对外展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此次乎睿数据团队的公开指控直击马蜂窝要害,无论指控是否属实,都已经在事实上对马蜂窝造成了一定冲击。

热点|1800万条评论都是抄来的?假内容捅了马蜂窝

文章来源:综合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创客编辑:张茜楠

城市金融网| 智造新闻 专注金融

城市金融网

金融热点的追踪者

金融合作的推动者

金融政策的解读者

金融平台的搭建者

免责声明

本公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与本站(微信号:csjrbs)联系。

微信号:csjrbs

投稿及其它事宜: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