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小編大爆料,說說那些歷史上表裏非常不一的名人。《憫農》這首詩大家都能倒背如流。以前是小學背誦範圍,後來幼兒園的孩子也全會背了。就連智能早教都把它列爲必備教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多麼悲天憫人,心疼農民的feel!然而真相總是讓人猝不及防,這首詩的作者李紳全然算不上一個好人,甚至是卑劣。

李紳家世很好,曾祖父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李敬玄。自己老爹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可也是地方父母官。他的出生讓這個家錦上添花,但是好日子並沒持續多久。老爹早早就去世了,留下孤兒寡母獨自討生活。

李紳長大後好不容易纔步入仕途,官位很低。他不甘心人微言輕,就想到了巴結一個當官的本家叔叔。李紳年輕,長得也不醜,人也機靈。每次見了這位叔叔很是殷勤。這倒無可厚非!誰的成功路上沒巴結過領導,沒給上級賠笑臉。更何況這是他族叔。

可是,李紳漸漸地有了起色,官位慢慢升了上來。他竟然開始打壓起了這個族叔。公事上不好直接做什麼,但是他強迫人家自降輩分。這個叔叔一路把自己降到了孫子輩兒。難道是李紳暗諷叔叔是孫子?如果是有怨恨的話,倒是可以理解。但是孫子就有點過分了,怎麼着人家也有提攜之恩。李紳的做法也不光彩。

這種有個人恩怨嫌疑的咱就放一邊,咱來說說李紳最過分的魚肉百姓。他李大官老爺喜歡喫雞舌。這道菜比較費雞,一道菜做成的有上百隻雞做貢獻,整體預算早已超過了他的掙錢能力。爲了滿足食慾,他走上了壓榨百姓、威逼利誘,巧取豪奪的野路子,一度把本地百姓逼的出走外地。

這種情況按理說應該低調了,事情鬧大了影響官員作風和績效考評。可他並沒怎麼在意,甚至大言不慚地說走了的那些人是劣質糠皮,留下的纔是貨真價實的好麥子。怎麼地,沒走的就是對你忠心,願意當你的錢袋子任勞任怨?真是不要臉。

這事情很難想象是李紳乾的。他家道中落體會過民生疾苦,還寫出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情句子。如今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反而很不以爲然。有種劣根性叫“窮病”,有朝一日發達就忘了自己是誰,狠狠地擺譜耍威風。李紳的悲哀就在這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