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逃犯郝某已經被我們抓到了,需要你們帶着相關手續來津提人……”10月19日,公安東麗分局金鐘派出所給福建警方打去電話,一名潛逃21年之久的逃犯在津落網了。

“亡命徒”改名換姓潛逃至津

1997年,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某村,25歲的郝某爲了補貼家用,同村裏大多青壯年一樣選擇到外地打工。

犯罪嫌疑人落網

郝某在福建省石獅市某製衣廠務工時,結識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整日遊手好閒的他們動起了歪腦筋。同年9月,郝某夥同他人,將自己的女老闆捆綁殺害,搶走現金及勞力士手錶一塊,價值共10萬餘元,郝某分得贓款3萬元。

案發後,郝某爲逃避法律懲處,開始了逃亡之路。2002年4月,郝某被福建省石獅市公安局以涉嫌搶劫殺人上網追逃……

逃亡期間,郝某天南地北地生活。其間,他不敢以真實身份示人,而是“熟背”了一名與自己相貌相近老鄉的身份證號,藉此應對可能遇到的盤查。就這樣,一邊打工,一邊躲藏,郝某來到了天津。

不久前,郝某經工友介紹,收穫了一段愛情,與同是安徽籍的一名女子談起了戀愛,並利用對方的身份在本市東麗區金鐘街徐莊村一帶的平房租住,生活似乎安定下來,但是郝某的內心依然無法平靜,面對不時出現在社區裏的民警,他總是心驚肉跳,生怕當年的那段罪惡被人發現。

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實

一顆“痣”讓“漂白人”露出破綻

近段時間,金鐘派出所社區民警王朝記在開展入戶排查登記工作中,發現位於徐莊村某平房內的一外地男子形跡可疑,該男子自稱葛某,經常出入一女子家中,女子在派出所辦理過居住證,但是多次催促該男子辦理居住證,對方卻始終沒有落實。

“每次都以身份證丟了,老家補辦還沒拿到爲藉口,並且該男子似乎有意躲着咱們警務人員,回答問題時眼神不敢直視民警……”發現該男子可疑,王朝記將該情況及時上報到派出所,分管社區工作的所長許欣指派治安三組警長安鏑文對其身份進行覈實,同時對該葛某原籍地歷年逃犯進行排查比對。

“當時我們懷疑對方可能是吸毒人員,或者有犯罪前科,但是大家都沒想到,他揹負的案子竟然這麼大。”

根據該男子曾經口述過的身份證號碼,警長安鏑文開始了大數據的摸排比對。

經過比對發現,“葛某”與身份信息上的身高嚴重不符。經查,該男子是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人,身份信息顯示爲1米55,而據社區民警反饋,界內的“葛某”身高最少在1米7以上,並且兩人的容貌也有不同。於是,警方將安徽省安慶市歷年追逃的嫌疑人照片都打印出來,逐張仔細比對,終於有了重大發現。

一張88年的身份證照片顯示,左臉鼻左側有“痣”的在逃人員郝某,與“葛某”無論是身高,還是細部特徵完全吻合,而翻開郝某的追逃檔案,民警大喫一驚,抓捕工作由此展開。

30個小時鬥智鬥勇 揭開逃犯“真面目”

10月18日晚10時許,多名警力經過近三個小時的蹲守,民警在徐莊村平房區將暫住在這裏的“葛某”抓獲,後帶至所內進行審訊。

“審訊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難題’,對方拒不交代姓名,後來又說自己姓趙,我們把逃犯資料打出來,他不否認也不承認,裝起了啞巴……”辦案民警告訴記者,起初“葛某”抱有僥倖心理,拒不交代真實身份。對此,民警進一步加大審訊力度,根據其心理變化,調整審訊方案。

其間,一個“小插曲”最終打開了審訊的突破口。在“葛某”暫住的家中,民警在“葛某”個人物品中找到一名女子的畢業證,後經證實,該女子是“葛某”的初戀女友,而在畢業證內,赫然夾着一張在逃人員郝某的一代身份證複印件……

在新的證據面前,次日早7時許,警方最終攻破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線,迫使其交代了自己名爲郝某的真實身份。

截止記者發稿前,東麗警方已與福建警方取得聯繫,開展後續移交工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