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司《GR低層輕鋼輕聚合物裝配式建築應用技術規程》企業標準基礎上編制的安徽省地方工程建設標準《冷彎薄壁型鋼—輕聚合物複合牆體建築技術規程》即將頒佈實施,該標準的制定完善了我省鋼結構建築體系地方標準,將極大推動我省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產業快速發展。公司自創辦以來,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動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以創新爲引擎,向創新要效益,在經營業績顯著提升的同時,公司在裝配式鋼結構低層建築領域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成爲安徽省裝配式鋼結構低層建築龍頭企業。

當前裝配式綠色建築的推廣已呈大勢所趨之勢,從全國到地方各項鼓勵裝配式建築推廣的相關政策頻頻發佈 , 鼓勵裝配式建築發展的路徑逐漸清晰,保障裝配式建築質量的標準不斷完善。 在諸多利好條件的助力下,國內一批有前瞻性的裝配式建築企業順勢而爲,主動迎接 建築業的這場變革 ,綠色建築產業發展迅猛,裝配式鋼結構建築一時間遍地開花,悄然走進百姓日常生活。

今年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連續發文要求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築推廣應用。2月2日下發了《關於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推廣應用農房裝配式建築現代建造方式,建設綠色環保的宜居型示範農房,改善農民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提升鄉村風貌。 3月27日,住建部公佈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市場監管司2019年工作要點》,提出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在試點地區保障性住房、裝配式住宅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中,明確一定比例的工程項目採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方式。這意味着在新一輪的裝配式建築推廣中,裝配式鋼結構建築迎來產業風口,成爲裝配式建築的“新主角”。

裝配式建築爲何能上升到國家戰略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建築業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帶動了大量關聯產業,已成爲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但目前我國建築業仍是一個勞動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對落後的傳統產業。隨着能源緊缺、高污染、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凸顯,傳統粗放的生產方式已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

裝配式建築作爲一種新興建築施工方法,速度快、能耗低且受氣候條件制約小,不僅能提高建築質量,還將提升羣衆生活品質,代表了處於轉型期的中國建築業的未來發展方向。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要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羣爲重點推進地區,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爲積極推進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建築。2017年,住建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明確規定:到2020年,培育50個以上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

在國家大力推動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裝配式建築是踐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推動綠色發展”,落實綠色夢想的具體體現,是促使傳統建設方式向節能、綠色、低碳、環保等現代化建設方式轉變的有效途徑,更是我國建築業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裝配式鋼結構建築具備的優勢

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是綠色建築鋼結構具有強度高、自重輕、抗震性能好、工業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佔地面積小等一系列優點。它的應用能夠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安全水鋼材具有良好的機械加工性能,最易實現建築的模塊化、標準化、工廠化、裝配化和機械化生產,實現施工現場無火、無水、無塵、無垃圾,鋼材的循環利用性好,最易實現全壽命綠色建築理念。

一是建造質量好,施工精度高。鋼結構構件是由各種型材組成,製作簡便、工業化程度高、加工精度高;現場裝配採用螺栓或焊接連接,能確保施工的精度,爲外圍護牆和內隔牆的安裝及裝飾裝修提供了方便。鋼結構的加工製造企業和安裝企業質量體系均比較健全,鋼結構建築的建造質量容易保證。鋼結構構件屬於綠色建材,不僅污染小,而且材料可回收。

二是施工速度快,可有效縮短施工工期。鋼結構構件均爲工廠化生產,現場裝配,施工速度很快;採用工廠生產的一體化牆板運到現場進行裝配,不僅能保了證牆體的質量,施工速度還提高30%—50%,大大縮短施工週期。

三是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是免震宅,抗震性能好。鋼結構建築相對於傳統的混凝土建築重量輕,再加上鋼結構延性好、塑形變形能力強,因此鋼結構建築在大地震下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尤其適用於高烈度區幼兒園、學校、醫院重點設防類建築。

四是節能環保,最易實現全壽命綠色建築理念。雖然預製混凝土建築、木結構建築和鋼結構建築同爲裝配式建築,但三者對環境的影響仍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預製混凝土建築因主要建材原料仍爲水泥、沙石等不可回收利用的建材,其拆除依舊會產生大量難以降解的建築垃圾,增加環境對垃圾的處理壓力;木結構建築則會增加樹木的砍伐,破壞森林;而鋼結構建築從主體結構到牆面、屋面結構均採用可回收或可降解材料,不僅資源利用率高,而且能減少建築垃圾對環境的影響。據統計鋼結構建築在生產和建造過程中比傳統的混凝土工藝節能1/3,在使用過程中比傳統建築節能10%;節水率可達到30%,粉塵排放下降80%。減少建築垃圾80%。

五是鋼結構建築的應用範圍廣。鋼結構由於具備自重輕、高強度、跨度大、適應性強和良好的韌性和塑性等優點,不僅適用於房屋和商業建築,而且更適用於建造大跨度建築,如橋樑、大型廠房、體育館、機場航站樓等。鋼結構建築因具備良好的抗震抗風性能,也特別適合地震活躍區域與廣大農村農房建設。

處於風口中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產業,將迎來數萬億藍海市場

目前,裝配式鋼結構建築在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根據住建部的數據,鋼結構房屋建築面積僅佔全國房屋建築面積的6%左右,建築鋼結構用鋼量約佔鋼產量的5%左右。而發達國家建築鋼結構用鋼要佔鋼產量的30%以上,美國、日本等國家更達到60%以上。裝配式鋼結構建築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2022中國鋼結構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相關數據,2025年裝配式鋼結構建築規模有望達2萬億。按照《“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2020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15%以上”的要求,並假定鋼結構佔到裝配式建築的一半,即7%測算,2020年裝配式鋼結構面積有望達到3.8億平方米,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另外,按照政策的普遍要求,未來十年內“裝配式建築將佔新建建築面積30%、裝配式鋼結構佔15%”的比例,預測新增住宅面積每年提高3%,以10年爲週期,以現有的裝配式建築平均價格計算,2025年裝配式鋼結構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

合肥國瑞,裝配式鋼結構低層建築引領者

近年來,合肥國瑞集成建築科技有限公司順勢而爲,主動迎接建築業的這場變革,在裝配式建築領域勇當排頭兵,敢爲先行者。公司自創辦以來,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動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以創新爲引擎,向創新要效益,在經營業績顯著提升的同時,公司在裝配式鋼結構低層建築領域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成爲安徽省裝配式鋼結構低層建築龍頭企業。公司已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擁有各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一百三十餘項。完成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示範工程面積突破十萬平方米。

公司成立了裝配式鋼結構建築工程技術中心,該中心堅持走“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發展道路, 與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建築大學、安徽工業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國內著名高校和院所“聚焦”發力,組成強大的科研聯合體。研發出我省裝配式鋼結構第一條立模式複合牆體板生產線,技術水平達到省內先進水平。該生產線生產的輕鋼輕聚合物牆板集結構、維護、保溫功能爲一體,簡稱C-SIP類砼板。通過對C-SIP類砼板連接,節點及安裝工藝工法的研發,公司完成了輕鋼輕聚合物牆板、樓層板和屋面板的連接標準圖集及組裝技術規程。從此真正實現了在工廠生產、在現場組裝像搭積木式建房子全裝配式建築產業鏈,填補了我省輕鋼低層建築全裝配式技術空白。公司研發的“低層冷彎薄壁型鋼—輕聚合物節能牆材房屋建築技術、工業副產石膏資源化利用及新型牆材開發的關鍵技術、立模式複合牆體板生產線”被列爲2017年度安徽省工業領域節能環保產業“五個一百”推廣目錄。該二項節能環保先進技術和裝備產品在全省全面推廣。在公司《GR低層輕鋼輕聚合物裝配式建築應用技術規程》企業標準基礎上編制的安徽省地方工程建設標準《冷彎薄壁型鋼—輕聚合物複合牆體建築技術規程》即將頒佈實施,該標準的制定完善了我省鋼結構建築體系地方標準,將極大推動我省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產業快速發展。爲推動綠色裝配式農房建設,目前公司正與合肥工業大學、合肥住房城鄉建設局共同編制《合肥市綠色裝配式輕鋼建築農房應用技術手冊》。

裝配式建築是一個全過程都需要資源整合與協調的系統性過程,而領軍企業更能夠集合它的技術優勢、管理優勢、經濟能力以及協調能力,由龍頭企業牽頭帶領裝配式建築行業發展,發揮試點示範工程的標杆效應,能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些年,國瑞裝配式鋼結構低層建築體系已在文化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美麗鄉村建設、農村自建房、特色小鎮、公用建築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公司在美麗鄉村推廣應用綠色裝配式農房取得較好的社會反響,受到行業主管部門的肯定,成爲安徽省綠色裝配式農房領先的綜合服務商。

▼部份建設項目案例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在國家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及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大背景下,合肥國瑞始終堅持綠色化爲發展理念,以工業化爲發展方式,以信息化爲發展手段,以標準化爲發展保障的核心發展路徑。加快自主創新步伐,豐富完善技術體系,擴大產品應用範圍,爭做安徽省乃至全國裝配式鋼結構低層建築行業發展的領跑者、行業創新的領軍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