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要孩子在幼兒園出問題,一些脾氣暴躁的家長就將老師罵得狗血淋頭,還提出各種要求,尊重。"他們在羣裏直接喊話,認爲老師的態度有問題,身爲幼師,當孩子想表示親近的時候,怎麼能躲閃呢。

孩子喜歡親親抱抱舉高高,這點全國通用,尤其是2-5歲之間的孩子,他們表達親近的方式就是肌膚接觸,這一點在家裏很受歡迎,不管是家人還是親戚,大家都不排斥這樣的親密行爲,可有些寶寶卻錯誤地將其視爲"所有人都通用"。

孩子想親女老師遭拒絕,引來家長不滿

近日,一位網友的遭遇火起來了,她自稱是一位幼兒園老師,前段時間遇到這麼一件事情,當時快要放學了,班上的孩子陸續準備離開,這時候一位小男孩跑到她面前,好像要說什麼。

外面一羣家長盯着,再加上職業素養,她選擇蹲下與孩子講話,可讓她沒想到的是,那位小男孩突然伸頭想要親她,這怎麼能行?她本能地躲閃,不想讓孩子親,這一舉動被一些家長拍了下來,對此,小男孩的家人非常生氣。

"老師必須向孩子道歉,並且採取補償措施,我家寶寶到家就哭,這事情得有個說法!"他們在羣裏直接喊話,認爲老師的態度有問題,身爲幼師,當孩子想表示親近的時候,怎麼能躲閃呢?萬一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怎麼辦?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

@可口小兒:這黑漆漆的一團,換誰來都不願意讓親吧?

@小風:爲人父母,別太自私,老師拿的工資是幼兒園給的,不是家長給的,只要符合幼兒園規定,就不存在做錯的說法。

@青青媽媽:家長就喜歡雙標,男學生親女老師可以,那男老師親女學生呢?還不知道被罵成什麼樣子!

鬧成這樣,問題出在"幼師的權利"上

最近幾年,關於幼師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其中有部分確實是老師在違規操作,可另外一部分,社會爭議很大。

就比如隱私權,90%的家長希望幼兒園能安裝實時監控,可100%的幼師都不願意自己上班被全程直播,哪怕她們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一位業內人士是這麼說的:"你們上班期間,願意被老闆專門安裝一個探頭盯着嗎?如果不願意,是不是代表你想做壞事呢?這是一個道理。"

文中小男孩的"親近表現",其實也是一種對個人隱私的侵犯,身爲一位女老師,不願意與異性親密接觸,這本是人之常情,不管對方是不是孩子,都不應該由於"老師"這個身份而甘於忍受。

不過從其父母的表現來看,孩子之所以有如此表現,也是家庭環境薰陶所致。

爲避免影響孩子,家長應該與幼兒園老師打交道呢?

1、不要干涉老師的教學安排

總有那麼一部分家長,認爲自己本事很大,教學理念比幼兒園老師先進,對其工作指手畫腳,不知他們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句話,"別拿你的愛好挑戰別人的飯碗",更別說在教育這一塊,大多數家長連愛好都算不上,都是抄襲別人然後自我加工。

別以爲老師的教學任務安排是自己隨心所欲,她們也都是集合一羣人研究、討論,再參考前輩經驗,最後才做出安排,具有廣泛性以及低危型,也許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安全、最高效的。

2、有問題私下溝通

情商低的人,總喜歡將矛盾放到檯面上說,小男孩的父母在羣裏公然懟老師,看似佔據制高點,學校爲了名譽必然會給他們一個說法,可後果呢?

哪怕老師最後選擇了屈服,給他們家孩子道歉,但只要孩子不轉學,可以預見,他將永遠都得不到老師真正的關心,在職權範圍內忽視一個學生,對老師而言並不困難。而得罪了一個老師,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得罪了整個幼兒園,畢竟誰都不想成爲下一個被懟的對象!

因此,有問題私下溝通,這樣雙方的面子都好過,對方感到家長的誠意,也會適當選擇讓步。

3、給予足夠的尊重

"老師也是人",這話單獨拿出來,大家都支持,可一旦設身處地,許多人就不懂了。只要孩子在幼兒園出問題,一些脾氣暴躁的家長就將老師罵得狗血淋頭,還提出各種要求,尊重?根本不存在。

有人做過統計,9成以上幼兒園出現的糾紛,責任都不在老師身上,要麼是孩子素質有問題,要麼是幼兒園政策有問題,可最後黑鍋都得老師來背。家長若拿出對待朋友一半的尊重對待老師,他們都會給予孩子特別關照。

總而言之,孩子與老師的關係,有相當一部分取決於家長與老師的相處方式,做決定之前,大家最後多想一想。

如果你們遇到這種老師不讓親的情況,會如何去處理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