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宇的新生活

10月17日,小宇从董家营小学转学到和林格尔县蒙古族学校,正式成为了蒙古族学校二年级的一名学生。一大早,小宇的大娘兰利桃就带着他来到学校,记者和该校副校长赵强胜已经在门口等他们了。

与新同学们合影

9月21日,媒体刊发《父母离家不归,9岁的小宇盼您帮一把!》,报道了和林格尔县董家营村的小宇被父母抛弃、从小由本家大伯大娘抚养,因贫困险些失学的故事。报道刊发后,小宇的遭遇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林格尔县蒙古族学校了解了小宇的情况后,表示愿意接收小宇到该校就读。

在新班级,小宇有了自己的座位

来到和林格尔县蒙古族学校之后,小宇被安排在了二年级(2)班。赵校长说,小宇的基础不是很好,因为家庭原因,性格比较内向,又是第一次离开大娘家,不论学习还是生活上,肯定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因此学校特意给他安排了二班。二班的班主任苏老师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学生特别有耐心,工作经验丰富,更适合照顾小宇。

宿舍里,小宇在整理作业本

苏老师见到小宇后,和蔼地询问他,语文课学到哪个单元了?语文学习中最喜欢哪些内容?哪些方面觉得有困难?得知小宇原来的学校教学进度比这边慢了一个单元后,苏老师表示会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上。苏老师向记者介绍说,蒙古族学校相对于别的小学,学生数量要少一些,二班目前有18名学生。小班教学正在成为学校的教学优势,老师对学生的情况更为了解,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都能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辅导。这个班级的孩子多数是农村过来的,淳朴可爱,小宇一定会跟老师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的。

和同学们在操场做游戏

上午第四节课是体育课,赵校长带着小宇去操场认识同学们。二班的小豆豆们对新同学很是欢迎。小宇很快融入队伍中,跟同学们一起做操、做游戏。在班级的队伍中,小宇紧张的情绪终于得到缓解。一上午很少说话的小宇露出了笑容。

第一次在食堂打饭

第四节课结束后,就是午饭时间了。赵校长领着大家来到食堂。这时,各班级的住校生们陆续来到食堂,排成两列队伍在窗口打饭。小宇也拿着餐盘跟同学一起排队。中午食堂做了土豆丝、清炒西葫芦等菜,小宇吃得津津有味。

午餐时,小宇吃得津津有味

宿舍楼就在食堂不远处,小宇被安排在二年级的宿舍,同寝室一共有3人。另外两名室友也是呆萌呆萌的小不点儿。9岁的小宇成了他们的大哥哥。在宿舍,小宇的大娘兰利桃帮他铺好了床铺,并一再叮嘱他集体生活要注意的方方面面。要将小宇自己留在学校了,兰利桃显得万分不舍。

当日,跟随记者一起来到学校的还有两位爱心人士陈先生和胡先生。在本报刊发报道后,陈先生就跟记者取得联系,还专门去小宇家看望过他。看到小宇的学习和生活都被校方安排得井井有条,陈先生和胡先生很是欣慰。他们告诉记者,今后他们会在经济上对小宇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大娘兰利桃帮小宇整理物品

当日,和林县村巢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乌兰格日乐也跟记者取得联系,表示今后周末她会将小宇接到自己家中,让他在和林县里也有另一个温暖的家。乌兰格日乐做了多年公益,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云姐”。这次小宇到蒙古族学校上学,也是她给牵线搭桥联系的。乌兰格日乐告诉记者,前几年她一直帮助一个蒙古族学校的小女孩,每周末都接孩子到她家,给她做饭、洗涮,今年9月份这个孩子考上初中,到市里读书了,现在她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小宇了。村巢公益的志愿者们对小宇也十分关注,他们表示在小宇上学的阶段他们会持续关注的。

要把小宇自己留在学校了,兰利桃显得万分不舍

吃过午饭,就要跟小宇告别了,兰利桃又匆匆忙忙地跑到学校门口的小超市,给小宇买了脸盆和水杯。抚养小宇6年了,兰利桃早就把小宇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要走的时候,泪花在眼眶中打转,兰利桃却说,把孩子留给学校,她放心。

(记者 查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