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军队列装的制式步枪主要是95式自动步枪以及03式自动步枪,但03式自动步枪的装备数量要远远少于95式,03式主要装备给边防部队等少量部队,大部分部队装备的还是95式步枪。

这两款步枪的全部为5.8毫米口径,使用的是5.8毫米步枪弹,区别于北约国家和俄罗斯,其中北约的制式步枪弹为5.56毫米,俄罗斯的制式步枪弹则延续苏联的标准,仍然是7.62毫米。因此,目前我军的弹药库中储存的步枪弹主要为5.8毫米子弹。

但需要指出的是,95式自动步枪和03式自动步枪都有外贸版本,与自用版不同,外贸版所使用的子弹口径为北约的5.56毫米。

然而,在95式自动步枪全面装备中国军队前,我军先后装备过56式自动步枪以及81式自动步枪,这两款步枪所使用的子弹口径全部为5.56毫米,与俄罗斯/苏联军队所用的子弹口径一致。这是有历史原因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军工业,当时,在中国接受了大量苏联援助,武器装备的研制也是从全面引进的基础上开始起步。

各项技术数据、生产设备甚至样品都是直接从苏联引进。56式自动步枪就是仿制自大名鼎鼎的苏联AK-47步枪,所用子弹口径也与AK-47一样。在20世纪80初期,中国又在56式自动步枪的基础上研制了81式自动步枪,并取代56式装备全军,使用的子弹口径则仍为5.56毫米。

到了1995年95式步枪定型并陆续装备全军后,81式又被取代,但仍有部分部队和民兵装备这款步枪。这也造成了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期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我国生产了和制造了大批5.56毫米子弹,除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大批量消耗过外,再无其他大规模消耗过,导致库存过大。在换装新式步枪后,消耗的更为缓慢,那么库存的数亿发子弹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全部销毁,未免过于昂费,毕竟也是花钱买的,而是还能继续使用。为了处理这些子弹,中国又开动了脑筋,首先,要留一部分给还装备81式步枪的部队和民兵,剩下的呢就卖到国外去。

卖给那些还装备有5.56毫米口径步枪的国家,这样既处理了子弹,同时还能赚外汇,一举两得。为此,大批的子弹就被卖给了许多亚非拉地区国家。而俄罗斯也买了一部分,不过不是自用,而是转手涨价又卖给印度和叙利亚,从中间小赚了一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