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是我之前在飞机上看的,当时就决定要二刷个巨幕版,听说国内还有KTV版本,看过的美少女请留言分享一下,等我回去到底要不要去电影院唱个K。

传记片其实基本是我最不喜欢看的类型片之一,但音乐传记片还是会很加分。《波西米亚狂想曲》片尾20分钟,简直是对当年温布利体育场那场LiveAid的分子级复刻,你甚至根本不必是皇后乐队的粉,也会被超燃的万人大合唱撩到热泪盈眶。

我算是Queen的路人粉,所以也从没细致follow过主唱Freddie的生平八卦,讲真对比现场神还原,电影讲人物故事并不算走心,但故事的单薄也正好反衬出Queen音乐超强的抒情与叙事能力——即便去掉情节和表演,单纯把配乐串烧,也大概能体会出角色的个性和状态。这是音乐相对于影像更强大的共情力,也是Queen真正独特和不凡的所在:Every band is not Queen.

这种独特性还表现在,即便传唱度高到万年街歌的程度,总有一些场合的配乐,不会有比《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更合适的选择,听众的眼泪也永远会在那一刻奔涌,也许正是因为Queen从来没有在追逐流行中迷失过自己的风格,而是把独特的风格变成了永远的流行。

拥有对这个世界有超乎常规的感知能力,既是天赋也是诅咒,因此天才大都是孤独的。

他们与自我的持久战争,往往成就不凡,却也会带来更难言说的困境与孤寂。Freddie就是这样自卑与自大同在的矛盾共存体,由于族裔和龅牙,他只是现实生活中的边缘小人物,而对音乐的天分和才华,又让他注定成为舞台上的王者(或者用Queen更合适?),在这种互相撕扯的自我认知中反复纠结,加上性向带来的困惑和挣扎,悲剧命运在所难免。

但音乐永远是力量强大的慰籍和归属。“我们是四个特立独行的人,我们的听众也一样,都是被排挤、找不到归属的人,但我们属于他们。”那首作为摇滚乐异类的《波西米亚狂想曲》,被现场观众无比整齐合唱的时候,其实这些找不到归属的人,已经拥有了整个世界。

电影里的故事,终结在1985年Live Aid上的谢幕,Freddie在弹唱“Too late,my time has come”的时候,也仿佛变成和整个世界的悲情告别。其实在这场Rock了全世界的摇滚演出之后,Queen还先后出了三张专辑,身患艾滋的Freddie更完成了刷新纪录的全球巡演,硬核到生命最后一秒。

2017年,Green Day海德公园演唱会,暖场环节放了《波西米亚狂想曲》,结果喜提65000人现场大合唱,甚至连长达30秒的吉他Solo部分也一拍都没有漏掉,我喜欢的绿日当时应该是狂喜加懵比的,这是现实比电影更摇滚的地方,也是电影复刻不了的传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