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軍區瀋陽第十一離職幹部休養所全體工休人員日前歡聚一堂,召開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座談會,暢談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從一個側面,有講一段經歷,也有鳥瞰全貌說變化數成就,今昔對比談感受,越談信心越足,大家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充滿認同感和自豪感。

幹休所政委焦鳳嶺宣佈座談會開始,所長周長青剛傳達完上級有關指示,老幹部們便爭先恐後發言。整個會議室裏暖意融融,歡聲笑語。大家盤點起神州鉅變,如數家珍;談論到黨的改革開放政策,豪情萬丈。

現年82歲南啓祥將軍發言

82歲的南啓祥將軍開了第一炮。

南啓祥將軍:

我先說,改革開放40年,人們思想觀念、經濟建設、社會建設、軍隊建設、人民生活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站起來了,中國富起來了,中國強起來了。我們堅決支持和擁護改革。

現年88歲程茂友將軍發言

掌聲剛息,88歲的程茂友將軍講了親身經歷。

程茂友將軍:

最近,我回了一趟農村老家河北省遵化縣朱官屯,看到家鄉變了。

家鄉路變了。這次,我是請車回鄉的。坐車經過高速公路和一條寬敞的油柏路,直接把車開到村頭。當時,從瀋陽走的時候,我還擔心車開不到家,因爲下高速到我家鄉還有7公里比較難走的鄉村路。誰知,現在家鄉人將油柏路直接修到村。交通工具變了。過去,我回家鄉開着212綠色吉普車,家鄉的大人小孩都圍着車看,喜歡的不得了。現在我坐着紅旗牌轎車回家都沒人看。我家鄉的兩個外甥都對我說:‘您那輛車不如我們車好。’兩個外甥,每人都有30多萬元以上高檔小車。村裏家家戶戶都有車,有的家有好幾輛,最次也有一臺很好的摩托車。

家鄉的住房變了。我第一次回家鄉時,家鄉還有一半以上的住房是草房,現在全變成瓦房了。還有,一家比較大的葡萄酒廠在我家鄉建了一個葡萄生產基地,家鄉富了。家鄉的變化還體現在我這次回老家,嫂子不用忙了。過去,我回家,可把嫂子忙乎壞了,做這個菜兒那個菜兒。現在老家旁邊有飯店,哥嫂直接開車把我拉到一家飯店喫飯就行了。家鄉的變化還體現在農民有錢旅遊了。2013年,我家在農村的嫂子兩家開了兩臺小車來到東北大連、瀋陽旅遊。嫂子帶來的兩家人,都是農民出身,就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她)他們來了,我瀋陽家裏有空餘房間,人家不住,就住賓館。

家鄉的變化還體現在出人才上。我在老家那個時候,我們老家出了我等兩個小畢業生都是稀罕了。現在,我老家侄子侄女那兒出了4個大學生,再加上我自己家出的兩個大學生,共出6個大學生,還都是好學校,什麼天津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等重點高校。家鄉變化太大了,可以說是翻天覆地。

改革開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符合馬克思主義發展規律。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須解放。這就需要改革開放。必然會帶來暫時的問題,不是大方向的問題,都會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而逐步得到解決。

程將軍講完,大家邊拍巴掌邊稱讚:“程老將軍說得實在。”

現年95歲呂品老首長髮言

這時,95歲的呂品老首長髮言。

呂品老首長:

已經到了耄耋之年的我,心裏感慨萬千:

一要祝賀改革開放40年,給我們黨、國家和軍隊帶來的巨大變化。經濟總量迅速擴張,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感受比較深的,又離我們比較近的:反腐讓我們黨更加純潔、更加有戰鬥力。經濟建設讓我們國家發展,在霸權主義面前,能夠挺直腰桿、威武不屈。軍隊的調整改革使部隊戰鬥力極大提高,士氣高漲。2015年,我參加了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大閱兵,親眼見證了我們國家和軍隊綜合能力的巨大提升。國防裝備的發展更是令人振奮。新型艦船一艘接着一艘,新型戰機一架接着一架,新型導彈一顆接着一顆……讓我們這些老兵看的熱血沸騰,對我們黨、國家和軍隊走向新的輝煌堅信不疑。

二要讚美改革開放40年,給中國廣大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40年來,我們有目共睹,我國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鄉面貌發生鉅變。生態文明持續推進,環境保護成效明顯。民計民生極大改善,幸福指數極大提高。一項項惠民政策,一串串可喜的數字,一個個驕人的成就……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向基本小康的轉變。物質生活可以說是應有盡有,極大豐富。精神生活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積極向上。從北陵公園旅遊、健身的人們臉上,就可以看出大家的生活富足,精神愉悅。特別是老年事業有了極大的發展,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爲,老有所樂。

三要感謝改革開放40年,給我個人家庭帶來了巨大變化。40年前,我55歲,到今年95歲,從壯年到老年。當年我大兒子上大學,全家只有540元存款,全部讓他拿去交了學費。現在我大概有了100萬元存款,我成了百萬富翁了!我的外孫子在國內讀醫學博士,我的孫子在美國讀數學博士,都不會爲學費發愁了。我家現在四世同堂,生活無憂無慮。我們要響應習主席的號召,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的老幹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繼續擁護支持改革開放,見證更加美好的明天。

現年84歲王成本老首長髮言

熱烈掌聲中,84歲的王成本老首長打開了話匣。

王成本老首長:

今天,我就登高遠望一下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形勢。首先,我們回頭望一望走過來的路。

經濟總量高速增長:據統計,我國經濟從1978年到2017年平均增長9.5%,最高年份都是10%。現在我國的生產總量是1978年的80多倍,成爲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貢獻率超過30%。人均國民收入從200美元達到8826.99美元。由低收入國家邁向了中高等收入國家。

科技高速發展。經過40年的引進、消化和創新,我們拉近了與世界先進國家水平的差距,有的甚至進入世界科技前沿:如核電、大型計算機、量子通訊、隱形飛機、超音速飛行器,5G通訊等。科技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生活更富有更方便。電器、手機、汽車佔有量都是世界第一。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手機支付、共享單車等,方便了羣衆。有錢就旅遊,一個國慶節期間就有6億人次出遊。所以說,中國改革開放後變化確實很大。”

現年92歲張傳海老首長朗讀自己寫的散文詩《四十年隨想》

掌聲剛落,92歲的張傳海老首長站起來高聲朗讀了自己寫的長篇散文詩《四十年隨想》。

張傳海老首長:

“中國全面發展舉世讚歎!中國科技創新頻頻問鼎世界之最。若干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躍升。可謂上天入海處處捷報。……”他在詩中讚美了脫貧對世界貢獻率,載人飛船入軌對接,北斗衛星撒滿天空、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實現量子通信,中國天眼望遠鏡世界最大望得最遠,“海翼”號下水深潛世界最深,中國超級計算機計算最快,中國高鐵運行里程世界第一,進出口貿易額躍居世界第一,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全球第一,等等,中國創造很多世界之最。他慷慨激昂地朗讀散文詩將座談會推向高潮。

現年87歲姜傑邦老首長髮言

緊接着,87歲的姜傑邦老首長髮言。

姜傑邦老首長:

改革開放後,中國發生很大變化,我們這些從戈壁灘試驗基地走來的老同志,體會很深。在衣食住行方面如由過去穿的、喫的用小票限量購買,到現喫穿用度豐富多樣,由過去老百姓住房很小緊張到現在寬敞明亮好買能買,交通乘坐汽車、動車、地鐵、飛機很方便;武器裝備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我們從蘇聯購買個莎姆導彈就覺得先進不得了,現在我們自己研製的多種型號導彈、原子彈、載人航天器、各種衛星,有些項目已經超過美國。這些項目我們不少老同志都經歷過,體會比較深。我們希望繼續改革開放,國家更加富強,人民生活更好。

現年91歲張寶成老首長髮言

這時,91歲的張寶成老首長說。

張寶成老首長:

我是從戈壁灘試驗基地來的。近年,我又回到酒泉基地,故地重遊。回去看到,過去發射設施全部用於參觀,新上的設備設施又堅又大又實用。過去發射一個導彈要計算好幾個月,現在用我母校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計算,幾秒就計算出來。過去技術營雷達站500多人乾的活,現在十幾個人就完成了。先進裝備發展不得了。這說明啥?說明改革開放後,我們的綜合國力、經濟勢力、軍事實力強了,我們很有勢力。

現年89歲陳志山老首長髮言

說到這兒,89歲的陳志山老首長站起來激動地說。

陳志山老首長:

改革開放40年,我是實實在在受益者。我自己和老伴都得癌症,我家屬一天治療費就是500元,要不是國家醫改後,國家出臺對大病減免醫療費政策,我就得賣房賣地治病。是改革開放政策好,是黨的政策好。我們要保衛改革開放成果,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

隨後,又有幾位老首長髮了言後,任育芳阿姨站起來發言。

任育芳阿姨:

聽了大家剛纔發言很受教育,很受啓發,真正認識到改革開放政策給國家、人民和軍隊帶來的巨大變化,我們充滿信心和自豪。謝謝大家的發言。

雖然天色已晚,晚飯軍號吹響,但老幹部們談興正濃。座談會在大家興奮中結束。

上圖爲建設中的深圳羅湖區;下圖爲2018年5月23日無人機拍攝的深圳羅湖區

幹休所政委焦鳳嶺告訴筆者:今天,聽說要召開這個座談會,大家都有一肚子話想說,因時間關係,只能有11位老幹部和遺屬發言。爲烘托會場後氣氛,書畫組組長張傳海老首長組織大家拿出自己的書法作品掛在會場牆上,自己連夜揮筆書寫習主席語錄—— “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並裝裱好掛在會場醒目處,又創作長篇散文詩歌。發言前,老首長除回憶自己親身經歷外,還查閱資料,認真準備。多側面多角度地講述改革開放給國家、人民、軍隊和社會家庭帶來的巨大變化,生動感人,讓大家堅信黨的領導,堅信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作者 魯世聯

攝影 魯世聯 郭建宇

消息來源:CNR國防時空

本期編審:孫 利

責任編輯:朱西迪、李俊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