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中國合夥人》中的一句話:"成功者總是不約而同地配合時代的需要。"如果,給這句話換一種說法,可能會更好理解——"時勢造英雄"。

沒錯,每當機遇來臨時,總有一大波勇敢的先行者,會成爲幸運兒。而對於全中國人民來說,最好的、最不能邁過的時勢,莫過於那個激情燃燒的80年代。

今年,正值開放新時代40週年,影視劇市場也湧現了一大批獻禮片。

而這其中,黃曉明、殷桃、秦海璐領銜主演的現實主義題材大劇《你遲到的許多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部劇,是爲了提高觀衆審美而生的。

無論是演員陣容,還是幕後團隊,又或者從製作考究的年代感畫面來說……《你遲到的許多年》都給觀衆帶來了足夠的驚喜。開局,僅僅幾個畫面,就把觀衆拉回了鐵道兵熱火朝天的八十年代。

怪不得,在最近舉行的《你遲到的許多年》專家研討會上,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研究部主任趙彤、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等專家,都對這部劇讚不絕口。

中國作協委員範詠戈,更是給出了——"史詩品相"的高度評價。

雖然《你遲到的許多年》是空降播出,但隨着口碑越傳越廣,這部劇越來越有爆款相:收視率、關注度都遠超同時段影視作品。

在《你遲到的許多年》超強陣容角色中,演員黃曉明飾演的"鐵血軍人"沐建峯,在新時代奮鬥過程中"初心不改的成長蛻變",最能給小編我奮進的力量。

沐建峯的出場,和其他影視劇主角有一點點不一樣:一個渾身"髒兮兮"的鐵血連長。

爲了完成任務,他似乎有點不近人情——戰士拉肚子,他爲了進度,甚至要求戰士們一邊上茅房,一邊作業。

但隨着對他了解越來越多,我們慢慢發現這個連長內心的柔軟。

其實,他扛下了我們看不見的壓力,連隊進度落後,會被撤換,撤換就可能面臨裁員,裁員就意味着重新回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當了他一天的兵,他就會爲手下的戰士負一輩子的責",是他最樸素的價值觀。所以,退役之後,他責無旁貸地贍養起一個從他手下犧牲的兵——董向前的父母。

這時,決定他格局的是他手下的老虎連戰士。

如果說責任心決定人生格局,那麼,當沐建峯的陣地從"鐵道"來到"商場"後,他的格局更大了。

巴基斯坦援建十年,他是總工程師,他也開始擔心和影響更多人的命運。

如果他不牽頭,跟隨他征戰海外的戰友和工人將面臨失業,這種因素促使他在"老婆孩子熱炕頭"和"實現社會價值"之間做出了抉擇。

其實,戰友和工友的工作需要只是一種因素,他真正決定要做自動交換機,是因爲國家民族利益的需要——打破外國人壟斷技術的格局,讓真正的技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不再受制於人,做到實業興國。

在他眼前,實業興國是另外一種爲國家、爲人民衝鋒陷陣,他決心衝在最前面。

此時的沐建峯,不變的是軍魂,成長的是他越來越大的視野和格局。

當名頭由"沐連長"、"沐總工",變成了"沐廠長",他也一步步面臨挑戰:人才、設備、資金、渙散的人心……

而解決問題的同時,他也展現了胸懷和格局——讓利,分股權。

看一好部劇的欣喜,莫過於見證主角的成長和變化,而沐建峯軍心不改,和他身上那種逐步成長起來的格局,更加動人。

一次成功的角色塑造,和飾演這個角色的演員的心性和狀態,是分不開的。

《許多年》是2017年7月開機,同年12月殺青;在拍攝期間,"沐建峯"的塑造者黃曉明度過了他的四十歲生日。

作爲一個現實主義年代劇,《許多年》在題材上並不討喜,這對四十歲關卡上的黃曉明來說,是一種嘗試,也是一種冒險。但本着文藝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黃曉明選擇了它,並且成功詮釋了"軍人精神",也算是對自己從業20年的一個階段性總結、沉澱與展望。

沒錯,在四十歲當口,黃曉明不僅心性產生了很大的改變,而且呈現出越來越大的格局。

公益,是黃曉明堅持了15年一直在做的事。

從資助幾十個山區孩子上學開始,到"關愛空巢老人"、"真心英雄"等等公益項目的親力親爲;再到最近以"把雲南當做第二家鄉"的態度助力雲南江城幾萬人,想從根本上改善當地貧困問題……黃曉明的慈善步伐,越邁越大。

無私奉獻是一種格局,甘當有才華的人的綠葉,又何嘗不是呢?

作爲一個影視人,黃曉明的夢想,從最初的拿奧斯卡,慢慢變成了送更多有才華的年輕人,逐夢奧斯卡。

沒錯,這個想法,他已開始付諸實踐:不計回報地投資文藝電影《無問西東》,在"戛納電影節"口碑大爆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也是他製作買單……

放大格局看問題,發現黃曉明做的很多事都很有道理。

很多觀衆看《中餐廳》,不明白爲什麼黃曉明總是送東西——從中國節、全家福,到第二季中雖然只是錄兩期節目的飛行嘉賓,但他還是爲客人送上糉子和八寶養生茶;

對他來講,弘揚中國文化,推廣中華美食,這些都來得更重要一點。

從《無問西東》爲核彈事業獻出健康的陳鵬,到《琅琊榜2》中爲了家國情懷命喪沙場的蕭平章,再到《許多年》中的沐建峯……最近幾年,黃曉明作品裏的角色也更兼具高度和深度。

我們很難斷定,到底是黃曉明帶起了"沐建峯們"的格局,還是"沐建峯們"的角色故事影響了黃曉明……既然他們相遇,能夠一同成長,何嘗不是觀衆的一種福氣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