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的天价医药费,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段子:“一个留学美国的中国女学生,白天走在路上,突然觉得眼前一黑(低血糖),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叫救护车’。”这引发了广大在美留学生的共鸣和“血泪控诉”。

有网友戏称,美国的医疗保险就像中国的手机流量套餐一样,是真正的“刚需”。购买医疗保险可以避免因遭遇“天价账单”而破产。

美国法律规定,国际学生(F-1签证)与访问学者(J-1签证)必须拥有来自母国或者在美国购买的保险,否则无法在学校注册。2015年8月,美国驻华大使馆曾特意发微博,提醒留学生不要忘记买保险。

大部分留学生和访问学者选择直接从就读学校购买保险。这些学校险种的优点是可靠性较高,购买方便,缺点是价格较贵,性价比较低。

赴美留学购买医疗保险时,留学生既可以选择美国学校提供的保险公司,也可以选择其他保险公司,只要后者的产品符合学校的要求。

在美国,每个州、每所学校对保险公司和产品的规定不尽相同,留学生在购买保险时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除了货比三家之外,还有一些概念应当提前了解。

自付(Deductible),也叫免赔额。保险的被保险人必须自己支付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的规定报销余下的医疗费用,这一自费金额就叫免赔额。如果医疗费用低于免赔额,那么保险公司是不会报销的。好消息是,免赔额一般都不高,大约单次100美元。

赔付比率(Co-Pay)。保险公司不会报销被保险人的全部医疗费用。通常来说,保险公司和个人的费用分摊比例是80%和20%,也就是前者承担八成费用。这一比例因保险产品不同而差别甚大。孙同学表示,他目前购买的保险年费700美元(约合人民币4451元),保险公司只报销20%至40%;如果购买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9076元)那一档的产品,则可以报销90%。

最高赔付额(Maximum Limit),指保险公司对医疗费用的最高支付额。美国国务院对此有具体规定,例如持有J签证的访问学者,最高赔付额不能低于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3.6万元)。

责任免除(Exclusion),指保险合同中规定的不包含在赔付范围内的疾病。比如,一般的医疗保险不赔付体检和疫苗的费用,同牙科、眼科的保险也是分开的,这些专门保险每种每月的保费至少要200至300美元。考虑到牙科保险不包括牙齿的正畸费用,所以几乎没有留学生买。

买了保险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还有不少事项需要注意。

第一,要了解保险覆盖的医院。有些学校有自己的诊所,普通的常见病和外伤等都可以在这里解决,学生在学校诊所接受的医疗服务一般可以通过保险全部报销。但学校诊所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时间很有限,去校外医院看病往往是免不了的。这需要留学生提前熟悉生活区域周围的医院地址和电话,知道哪家医院是你的保险合同认可的医院,不然紧急时刻去错医院,保险公司就会拒付或少付费用。

第二,要了解保险覆盖的日期,如保险是否覆盖学校放假的时间。放假是留学生们旅游出行的集中时间,很多人会进行高危的运动,比如滑雪、跳伞等。如果在此期间受伤,一定要确保有医疗保险可以赔付。此外,F-1学生签证毕业后的实习期(OPT)及兼职时期的伤病,也有可能不享受保险赔付。

第三,几乎所有的医疗保险都不会覆盖投保之前学生已存在的疾病。因此有健康问题的留学生,最好在出国前做个详细的健康检查,准备好相应的措施,记下病名和药名的英文名称,以便以后和学校老师或美国医生沟通。

第四,保险是否能够跟着人走。如果打算转校,之前购买的医疗保险能否退款,能否跟着学生转到新学校,这些都需要在签订保险合同之前就了解清楚。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医保都不覆盖急救费用,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拨打911叫救护车。如果你叫了救护车,那么5至15分钟之内就会有一辆美国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印有Emergency Care(紧急救护服务)字样的救护车赶来,把你送到最近的24小时营业的医院就诊,代价可能是一份上万美元的账单。所以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女留学生在神志不清之际也要拼命喊出“别叫救护车”绝对不是一个笑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