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图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命率领百人使团,由一个归顺的胡人堂邑父作向导,从长安出发,穿越秦陇大地,从临津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自大月氏被迫西迁后,千里河西已为匈奴控制,张骞一行不幸被匈奴骑兵抓获,并送往匈奴王廷(今内蒙古呼和浩特)。

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还给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但均未达到目的。他“不辱使命”“持汉节不失”,即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张骞等人在匈奴留居了十年之久,却一直在做着逃跑的准备并寻找逃跑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张骞趁匈奴不备,果断地离开防地,带领其妻儿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廷。这种逃亡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幸运的是,在匈奴的十年留居期间,张骞处处留心,不放过任何机会,不露声色地掌握匈奴习俗,了解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学会了匈奴的语言,他穿上胡服,混迹于匈奴人群,已无人察觉到他是汉使。这样他骑马带着妻儿逃走,没有被匈奴人查获。因为逐水草而居,四处游牧,匈奴人祖辈就是这么生活,当然也归结于张骞始终不忘使命的坚强意志和随机应变的机智。多次遭遇风险都化险为夷,他们终于顺利地穿过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但张骞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月氏被迫离开河西走廊逃亡游牧的伊犁河谷,系马孙国的地盘,乌孙国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攻击月氏。月氏人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并征服大夏,已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张骞了解到这一情况,没有后退,而是坚定不移地坚持西行。他们沿塔里木河,过库车、疏勒、翻越海拔四五千米终年积雪的葱岭,这条道路十分艰苦。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不足。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其艰难险阻非身临其境不能体会万一。

王蓬:国家—级作家二级岗位(二级教授)1970年开始創作, 在中央文讲所(魯院)、北大首届作家班学习4年,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3一2013年先后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历时10年全程探访七条蜀道,20次西行寻叩从长安到罗马的絲绸之路,发表800余万字作品,出版长篇小说《山祭》《水葬》;传记文学《中国的西北角:多位学人生涯的探寻与展示》《横断面:文学陕军亲历纪实》;报告文学《从长安到罗马》《从长安到拉萨》《从长安到川滇》等著作50余部。获国家图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全国首届徐霞客游记奖等多项奖励,有多种著述翻译国外。系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下期预告:《大开通》——张骞“凿空”西域:不辱使命

汉中市在路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做汉中形象的传播者

我们一直在路上.....

影院广告 | 户外广告| 新媒体广告

旅游宣传 | 宣传片制作

业务合作:17709160920

旅游咨询:18091610777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进行文章搜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