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岳飞,很多朋友都知道他是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带领的岳家军所向披靡,打的金人一听到岳飞的名字就怕得不要不要的。

只可惜宋高宗与秦桧一心求和,在岳飞一路高歌猛进之时,以十二道金字牌逼其退兵。

最后,岳飞遭受到秦桧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也许上述这些事情你都没听过,那么一定听说过岳母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故事吧?不过……岳飞并不知道这件事。

岳飞不知道刻字这件事并不是因为岳母偷偷趁其睡着然后在背上刻字,睡醒后的岳飞不知道。

而是岳飞背上压根就没有字,这啥情况???请听我细细道来。

01

岳飞是南宋的网红,自然各种官方媒体、八卦杂志会纷纷报道他的事情,估计岳飞走在路上,佩刀不小心掉,然后被狗仔发现,都能登上南宋当天的头条。

可纵观南宋的正史、野史及各类笔记都没发现有岳母刺字的记载,甚至连岳飞的曾孙岳珂所写的《鄂王行实编年》(鄂王是岳飞死后平反的封号,这本书也是记录岳飞的一生。)都没有提到刺字的记载。

这就奇了怪了,竟然没记载?

再则,岳母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就算她读过书,知道“精忠报国”怎么写,那刺字该怎么刺?

不会是像电视上那样直接拿着小刀刻吧?那样只会是留下刀疤而不是刺青。纹身刺字是一门独特的技艺,是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技术的。

在《水浒传》第八回中说道,豹子头林冲要被刺配沧州,于是“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那个时候的刺身已经是需要专业的技术了,并非常人所及。

显然岳母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力。

02

那么,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是怎么来的呢?

岳飞背上的字最早记载是来自元人编撰的《宋史》中,其提到:

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赫尔曼·黑塞《生命之歌》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秦桧为了杀掉岳飞,将他囚禁在牢中,并让何铸来审问。何铸将岳飞传唤过来,质问他为什么要反叛。

岳飞什么都没说,直接将上衣撕开,露出后背的四个大字“尽忠报国”,字体已深深陷入肉中。

这便是对岳飞刺字的最早记载,而且上面记载的是“尽忠报国”,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知的“精忠报国”。

到了明代,各类小说更是将岳飞后背刺字之事写成各式各样。《精忠记》称后背的字为“赤心救国”;《精忠旗传奇》说岳飞后背的“精忠报国”是他的部将张宪所刺。

而我们现在大众所了解的版本主要是来源于清代小说家钱彩所写的《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

湖光洞庭湖反贼杨么派王佐来说服岳飞让其加入他们,但被岳飞拒绝。安人(岳母)道:“做娘的见你不受逆贼之聘,苦守清贫,不贪浊富,是极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后,又有那些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倘我儿一时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岂不把半世英名,丧于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但愿你做个忠臣。我做娘的死后,那些来来往往的人道:‘好个安人,教子成名,尽忠报国,岂不流芳百世。’我就含笑于九泉矣!”之后安人取笔,在后背正脊中写下“尽忠报国”四字,然后用绣花针在后背刺上,涂上蜡墨,便永不褪色。

——赫尔曼·黑塞《生命之歌》

03

很多书籍记载的是“尽忠报国”,但我们现在所知的却是“精忠报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种说法是因宋高宗赵构赐予岳飞一面“精忠岳飞”大旗有关。岳飞抗金有功,为表对他的嘉奖,特赐此旗。因此,人们都称岳飞为“精忠元帅”,渐渐的“精忠岳飞”与“尽忠报国”合变成了“精忠报国”。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明清时期的人们,长期受到外族压迫,汉人地位相对低下,为了发扬爱国精神,于是“尽忠报国”渐渐变成了“精忠报国”。

即使“岳母刺字”这件事本身并不存在,但是这个故事一定会继续流传下去。因为,事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给人带来的爱国情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