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印记 ##家乡文化印记# 曾记得小时候村里是没有砖瓦房的,家家户户都是老土屋,50公分厚的墙体,屋里有土炕,有灶火做饭。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孩子们就把捡的树枝用来烧炕,那时候我最喜欢干这个活。在灶火前不仅暖和,而且母亲蒸馒头会在灶火里烧生馒头吃。每次回家看到村里为数不多的老房子,总能思绪万千。

一、老屋土炕的童年欢乐

农村老屋的土炕特别大,足足占了房间的一半,土炕不仅仅可以睡觉,也成了玩耍的好地方!冬天外面下着大雪,屋里灶火很旺,让屋内温暖如春,几个小伙伴在炕上下棋、打牌或者摔跤。因为土炕上铺被很厚,所以摔倒也不疼。玩累了就直接在上面睡觉了!

二、老屋里大锅的味道

那个时候做饭没有天然气,更没有电磁炉和电饭锅之类的,全靠家里的那口大锅。那口黑黑的大铁锅,做饭都是烧柴火。那时候做饭没有那么多调料,用的比较多的是盐和散买的酱油和醋。吃的菜也是家里种的。逢年过节如果买点肉或者炖个肉的话,那样香味会飘出去很远。不像现在,各种调料使劲放,也吃不出那年的美味来!那时候谁家做好吃的,就把邻居叫来一起吃,一群人用小方桌子放在土炕上围坐在一起,喝的酒也是县城里产的地道的粮食酒。

山东邹城农村人去屋空出现“空心村”

三、老屋院子里的欢乐

一般来说农村老房子里都会种树种菜,也有养羊或者牛,鸡鸭之类的!那时候我家院里有一棵老枣树,没事我就喜欢爬上去。枣熟了就摘枣,也掏鸟窝,除了这些。院里的狗和羊也和我们一起玩耍,最惹不起的是大公鸡,不管怎么喂它,只要惹着它,就到处追着我啄,那个疼一辈子忘不了!还有大白鹅,更厉害,咬住都不松口,有时候我都想炖了他们!

时过境迁,报着学习改变命运的想法,我们慢慢离开了父母,去了城市!一年回一趟家,虽然条件好了,但是却找不回曾经的感觉了!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留住老屋,留住根。给一代人留下美好的会议。

千年不变的绝美古村落,大理云龙县诺邓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