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含蓄忠贞的爱情,能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当时每个结婚的新娘最羡慕的嫁妆。这经典的结婚“三件套”,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美好回忆。

当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另外算上收音机,称“三转一响”。手表要“上海”牌,缝纫机要“蜜蜂”牌、“西湖”牌,自行车要“凤凰”牌、“永久”牌的。有了这样的陪嫁,在亲朋好友面前才有面子,才风光。

嫁妆曾是一份伴嫁的礼物,如今也更是一份美丽的回忆。

嫁妆“三大件”

缝纫机是上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嫁妆之一,因为当时卖成衣的并不多,女孩子大多都会自己做衣服。扯一匹布,量了尺寸,比出样子,就可以自己动手了。所以缝纫机是那个时代的新娘子最想得到的物件。

张荣玲出生于1958年,1983年她与爱人结婚的时候,那个年代流行陪嫁送“三大件”。即:缝纫机、手表、自行车。

张荣玲的嫁妆就是当时最流行的三大件。当时张荣玲的家住在北关,家里有三个兄妹,她排行老二,结婚的时候,哥哥已经结婚3年了,家里只有她和上高中的妹妹,父母为了给她准备一个实用、体面的嫁妆,攒了一年的钱,拖人从外地给她买了一台缝纫机。当时物流还不发达,这台从济南运来的缝纫机,运了7天才到临沂。

她的另一件嫁妆是凤凰牌自行车,上世纪80年代,虽然自行车已经很常见,但是要一买辆自行车,也不是容易的事。为了能给张荣玲买上一辆自行车,哥哥攒了4个月的工资,才买了那辆绿色的二八横梁凤凰自行车。而手表是张荣玲自己用工资买的。她就是带着这三大件嫁妆,开始了新的生活。

嫁妆里承载着幸福时光

张荣玲的单位离家不算近,婚后每天她都是骑着哥哥送的自行车上下班。

1985年,她的女儿出生,那时候卖小孩用品的商店并不多,张荣玲便利用空闲时间,自己用缝纫机给孩子做尿布、衣服、被褥,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是她亲手制作。直到女儿五六岁的时候,卖成衣的越来越多了,她就很少再给女儿做衣服了。

1992年,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早中晚要来回接送4次,她都是骑着那辆自行车接送孩子。有一次,女儿不小心把脚伸到了车轮框里,被绞到,后来她和爱人商量,换了一辆女士斜梁自行车,虽然这辆自行车小巧轻便了许多,但是张荣玲却始终怀念哥哥送给她的二八横梁凤凰自行车。

女儿时髦的“智能”嫁妆

30多年前,张荣玲是80年代婚礼的亲历者;30多年后,她是21世纪婚礼的参与者。岁月转眼即逝,张荣玲从一个备嫁新娘变成了送嫁母亲,也见证了30多年间嫁妆的潮流变化。不说如今年轻人结婚时必备的“房子、车子、票子”,单对比当年与如今的陪嫁物件,张荣玲就感慨不已, “时代在进步,现在生活条件确实好了,比我们那时候好了不知多少啊。”

悠悠40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年轻人的审美紧跟时代潮流,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智能产品。张荣玲细数了女儿嫁妆中的“智能产品”:居家必备的扫地机器人、超大尺寸的液晶智能电视机、解放双手的全自动洗衣机、夏季送凉的中央空调、号称“烹饪助手”的烤箱、微波炉……张荣玲回忆起自己的嫁妆,跟女儿的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现在扫地也有机器人了,哪像我们那时候是扫帚簸箕,比比这些生活用品,就看得出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了。”

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