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康美藥業上了龍虎榜,大家在討論要不要炒底康美,剛好康美也是我們上週在鐵公雞學院給同學們佈置的作業,上週作業就是康美藥業的自由現金流,大家參與度很高,作業中我選了幾個比較好的發在昨晚的貼子裏,大家可以去翻翻,今天來說說我的觀點和看法。附上四個月前我發的一眼胖瘦之四資本運作高手康美藥業

1.自由現金流遠小於淨利潤

正如同學們的作業中所列出來的,康美藥業不論是經營現金流還是自由現金流均遠遠少於淨利潤,這家公司出現了上市以來年年業績大增長,然後年年融資的奇怪現象。

上市以來2001年-2017年公司共獲得淨利潤188億,經營淨現金流卻只有97億,只有差不多一半的現金流保障,如果去掉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投資的133億,那麼上市以來的自由現金流變成了-36億,說明公司是一個投資驅動型的公司,並非資產質量很高的公司。問題是現金流和利潤相差這麼遠,公司的利潤真的真實嗎?這裏打個問號?

2.籌資活動借新還舊

下表是最近5年康美藥業的籌資活動現金流量表,最近5年康美融資額從每年不到50億快速發展到300多億,每年還款額也從不到40億增長加270多億(含分紅),結合康美的資產負債表,既然賬上真有這麼多現金,爲什麼每年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借新還舊的融資,真接還掉一部分融資不是更好嗎?而且幾百億現金每年收到的利息兩億多,付出這麼高的財務費用是爲什麼?以2017年爲例,財務費用高達12億多,佔當年淨利潤30%左右,只要公司做一個動作就是把借款提前還了,就可以把淨利潤提高三分之一,但公司爲什麼不這麼做呢?

3.分紅遠小於股權融資

公司上市以來一共分紅51.28億,但是公司上市以來一共通過增發或配股的方法融資130億,結合前面的不斷融資,康美爲什麼有這麼強的資金需求?我們可以算一下賬,上市以來淨利潤總和188億,減去分紅後留存133億,加上股權融資130億,加起來已經超過260多億的資金,爲何還要這麼多的融資?

4.高存貨和少計提

上面所說的現金流和利潤對不上,在資產負債表上最主要是存貨的增加,2017年年報有157億的存貨,2018年中報增長到170億,而令人擔憂的是2017年年報中高達157億的存貨,在2017年年報中幾乎未計提減值準備,中藥材價格波動大,庫存質量對價值也影響重大,不是公司內部人員,無法確切知道這些庫存到底是否存在重大減值風險;32.5億消耗性生物資產也無計提,這些東西價值高低評估差幾個億,太正常了,實際價值外行也不好確定;相對比其他的中藥龍頭,如雲南白藥,雖然也是比較多的存貨,但是最近五年來已經沒有明顯增加,融資方面雲南白藥僅有在2018年增發不到14億的記錄,2017年雲南白藥年報上公司賬上有現金26.6億,加上銀行理財產品2億,總共28.6億,賬上的錢不到康美的10分之一,但是公司有息負債只有13.5%,也沒有不斷大量融資的記錄,爲何業務模式接近的兩家公司有如何大的差別?

5.超高的毛利率

康美除了佔比20%+的中藥飲片外,其他的都可以歸入藥品配送和貿易業務,這一點和國藥一致有點類似。國藥一致自制藥業務佔比也是20%+,2017年年報康美的毛利率達到30%+,國藥一致只有不到11%,爲何行業地位和護城河更好的國藥一致會比康美低這麼多,做貿易的合作伙伴們爲什麼願意讓康美賺這麼多錢呢?康美有什麼拿手的本事讓大家情願讓他賺這麼多錢呢?@今日話題 $康美藥業(SH600518)$ $國藥一致(SZ000028)$ $雲南白藥(SZ000538)$ 

在岸上看人游泳,你可能永遠學不會游泳。可能你關注了很多投資理財類的內容,但是卻依然沒有學會做投資,比如想定投不知道投啥最終只能買餘額寶;定投遇到市場大跌不能堅持;那股票經常掉進坑裏;想看財報卻一頭霧水,這些都是因爲你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和思考,或者你可以考慮加入鐵公雞學院。

https://t.zsxq.com/f2jIaei

免責聲明:弘德瑞遠系列基金目前未持有康美藥業,未來一週沒有交易計劃。本文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作者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報告中的信息或意見並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徵價,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均與作者無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