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印象

改革開放40年,吉安市發展日新月異,如果要問哪個領域變化最大,旅遊業一定榜上有名。如今,旅遊業已成爲我市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和發展新亮點,在促進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旅遊經濟呈現出“發展穩健、勢頭良好、前景可喜”的格局。

吉安,一座紅色資源享譽全國,廬陵文化底蘊深厚,綠色生態獨具魅力的旅遊城市,“紅古綠”資源交相輝映,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景區。波瀾壯闊的井岡山革命鬥爭,給這片紅土地留下了豐富的紅色遺存,現擁有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遺址425處近千個,其中國家級紅色文保單位28處、省級紅色文保單位17處。全市森林覆蓋率超過66%,其中井岡山市森林覆蓋率達86%。現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4處。同時,我市保存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址,有古代江南佛教名山青原山、道家福地玉笥山、江南四大書院之一白鷺洲書院、宋代吉州窯址、商代青銅器和戰國糧倉遺址等大批名勝古蹟,以及渼陂、燕坊、釣源古村等6處國家級、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這些“紅綠古”資源爲我市旅遊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回首改革開放40年,全市旅遊業如沐春風,紅色旅遊蓬勃發展,鄉村旅遊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據統計,1995年—2017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數由39.04萬人次增長爲8257.61萬人次,實現了旅遊總收入1.144億元人民幣到787.41億元人民幣的飛躍。

井岡山紅旗雕塑

利用資源,力推紅色旅遊寶地

近年來,我市依託以井岡山爲核心的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以打造“全國紅色旅遊首選地”“全國紅色旅遊精品城市”爲目標,大力推進紅色旅遊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紅色旅遊已成爲我市旅遊經濟的最大亮點和主要增長點。

推動“紅綠古”旅遊融合發展。發揮資源優勢,促進紅色旅遊同綠色、古色相融合,以紅帶綠、以綠襯紅,形成獨具特色和內涵的紅色旅遊產品體系。井岡山推出了以杜鵑山、國際山地自行車賽道等爲代表的生態旅遊產品,同時我市正在重點推進建設以羊獅慕、青原山等爲代表的山嶽觀光休閒度假旅遊產品,以青原富田古鎮、萬安田北農民畫村、井岡山茅坪等爲代表的鄉村旅遊休閒度假產品,以吉水庫區、萬安湖、峽江水利樞紐等爲代表的贛江水上旅遊觀光休閒產品,以武功山溫泉、湯湖、熱水洲溫泉等爲代表的溫泉康養度假旅遊產品,以吉州窯、白鷺洲書院、廬陵人文谷等爲代表的廬陵文化旅遊產品等。

紅色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騰飛,吸納了大量勞動力,讓老區羣衆富裕了。井岡山景區周邊的農民大多成了農家樂經營戶以及從事旅遊食品、商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專業戶,井岡山直接或間接從事旅遊產業的人數達4萬餘人,佔井岡山市人口的25%,旅遊從業人員的人均年收入達24000元。以當年紅軍生活的“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爲主要特色的農家樂有400多家,戶均年純收入達8萬多元。

萬安花花世界

構建體系,打造鄉村旅遊產業

近年來,我市緊緊抓住贛南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戰略機遇,圍繞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建設,深入實施“全景吉安 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全市鄉村旅遊產業體系,鄉村旅遊已成爲吉安旅遊發展新熱點。同時,我市堅持把鄉村旅遊項目作爲全市旅遊產業招商的重點領域和優先方向,重點包裝了一批特色鄉村旅遊項目,其中峽江金梅花鄉村旅遊基地被列入國家旅遊局全國優選旅遊項目庫。萬安花花世界一期、永海石景文化生態園、隴上行度假村等一批鄉村旅遊項目相繼建成開放,重點將吉州區興橋農旅小鎮、青原區文陂廬陵文旅小鎮、永豐縣龍岡畲族風情小鎮、泰和縣馬市烏雞小鎮等15個建制鎮列爲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試點。2017年萬安田北農民畫村被評爲國家4A級景區,萬安花花世界被評爲國家3A級景區,青原區東固畲族鄉坳上村、井岡山神山村、大隴村被評爲省4A級鄉村旅遊點,蜀口人家鄉村生態旅遊休閒農莊榮獲“全國巾幗示範農家樂”稱號,井岡山神山餈粑被評爲江西十大旅遊名小喫。目前,全市鄉村旅遊點中有國家4A級景區5個、3A級景區8個,有省4A級鄉村旅遊點16個,在創品牌的各類鄉村旅遊點共40多個。

連續舉辦的井岡山杜鵑花節、井岡蜜柚節、廬陵文化旅遊節、渼陂荷花旅遊節等鄉村旅遊節慶活動,聚集了大量旅遊人氣,帶動了農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同時,發行“吉安旅遊惠民卡”,並同步開通中心城區至周邊重點鄉村旅遊點的旅遊公交,有效攪動了本地旅遊市場。

爲進一步提升吉安鄉村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吉安對外發布了“醇美鄉愁行”休閒之旅、“廬陵逍遙遊”康養之旅等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此外,籌巨資在央視投放“紅色搖籃,山水吉安”旅遊宣傳片,渼陂、富田、釣源、燕坊等鄉村旅遊精品景區精彩亮相。

萬安田北農民畫村

緊抓機遇,增添旅遊業亮點

吉安把旅遊業作爲戰略性支柱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和打造,不放過任何發展機遇,爲吉安旅遊名片增添了不少亮點。

近年來,我市加快完善旅遊基礎設施。井岡山機場改擴建工程竣工,武功山通用機場列入國家航空旅遊示範工程,吉衡鐵路、井睦高速建成通車,井岡山旅遊客運站主體竣工……這一系列的改變,都凸顯了吉安旅遊40年來的飛速發展。

近年來,我市全力打造旅遊精品,2013年以來共推動建設旅遊項目186個。武功山金項景區、羊獅慕景區、井岡山國際山地自行車賽道、青原山陽明書院、吉州窯景區、白鷺洲書院等一批景區和項目相繼建成運營,井岡山羅浮片區綜合開發、廬陵人文谷、泰和畝基島等一批重點項目正抓緊建設之中,吉州窯陶藝小鎮、青原區井岡山國際影視城、泰和馬市生態旅遊文化特色小鎮等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大項目陸續簽約落地。重點景區的陸續建成開放,進一步豐富了吉安旅遊景觀體系。

以旅遊品牌創建爲抓手,努力提升旅遊景區品質。井岡山、青原山被評爲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青原山、陂下古村、釣源古村、吉州窯、燕坊古村先後被評爲國家4A級景區;井岡山茅坪、萬安田北等13個被評爲省4A級鄉村旅遊點;萬安高陂、井岡山茨坪被評爲江西省旅遊風情小鎮。努力豐富旅遊業態。深入實施“旅遊+”,積極創新旅遊發展方式,不斷拓展發展廣度和深度,旅遊業與農業、文化、地產、宗教、體育等相關產業的融合明顯加快。完善產業配套,重點打造了廬陵美食城、廬陵人文谷、儒林裏古街、泰鑫臺灣文化公園等一批旅遊綜合體項目。

東固紅歌會唱紅歌

如今,吉安市依舊聚力發展,在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探索中穩步前進:開展智慧營銷,打造旅遊智能化,爲散客遊客提供“線上預定、線下出行”一站式服務;“吉安旅遊”微信公衆號和微博點擊率和影響力排名全省前列;整合我市景區景點,發行“吉安旅遊惠民卡”,目前已突破8萬張。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起點上,吉安旅遊業將在“全景吉安、全域旅遊”戰略引領下,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爲吉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現綠色崛起書寫燦爛篇章。記者張苡歆、實習生徐晗楠/文 市旅發委/供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