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分队的第642期分享:1547字 | 3分钟

本文新鲜度:★★★★★ 口感:酸辣

文字 | 佳霖

图片 | 小分队

记得去年被推荐来吃医学院的小菜香,后台就有很多小可爱向我们推荐它背后的一家店:

PS:故地重游依然需要找很久。

隐藏在居民楼里的温馨夫妻档

医学院人民路大门往里走100米左右,左拐进一个巷弄里,看到小菜香,那背后就是那家被推荐的“家常菜馆(竹溪风味)”。

这是一家完全隐藏在居民楼中的菜馆,红色砖墙是小时候十堰老房子的记忆,颇有几分回到家的感觉,而红黄色的菜馆招牌更是惹眼,看到它,你也就找对了地方。

馆子就在一楼,进了楼梯道里,右拐进去就是了。

菜馆是两居室改造而成,一对竹溪夫妻俩租下来,一起经营的。店里看似有些老派的装饰,却也丝毫不显得凌乱。

老板吴师傅是地道的竹溪人,性格颇为耿直和热情,做竹溪菜也有二十多年了,口味上必然没的说。

平时一到饭点,旁边太和的医生护士,或者一些保安师傅都会来店里,随便点上两三个菜,或在店里吃,或打包带走,既方便又熟悉。

店里的菜单看起来颇有些年代感,性价比也蛮高,既满足了干瘪的钱包也满足了我的五脏庙。

饭点可能需要等待,但是因为来的大都是熟客,都是冲着味道来的,毕竟二十年的老手艺不是吹的,所以来的人也愿意等。

从里到外都是外婆的家常味道

随便点上几个菜,再来份米饭,齐活了。

不同于平日里去的一些馆子用的一次性纸碗,吴师傅夫妻俩用的家里碗筷,像极了小时候外婆家餐具。这倏的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仿佛在外面玩耍了一天,回到家中,外婆端上可口的饭菜,然后毫无顾忌地扒了起来。

/萝卜酸炒牛肚/

对于开胃菜,小队长墙裂推荐这盘菜里的酸萝卜,既酸辣又保留萝卜本身爽脆的口感,瞬间让人打开味蕾。

里面的牛肚更是让人惊艳,厚薄适中的牛肚咀嚼全程带着幸福的满足感,酸萝卜和牛肚混合在一起那滋味真的绝了。

/竹溪烧鸡公/

为了保持鸡肉的鲜嫩,夫妻俩买的都是仔鸡,这样虽然鸡肉分量比较少,但是避免了鸡肉的干柴不入味。

配的魔芋经过红烧,完全吸收了汤汁的全部味道,吃起来鲜嫩无比。

讲真居然把魔芋吃出了鸡肉的味道,搭配着汤汁,用来下饭再好不过。

/干煸藕条/

最后这道菜可以说是我的心头爱,相比干煸土豆条,我对于干煸藕条的口感有独特的偏执。

干煸藕条制作很考验技术,既要保证藕的原味,又要保证外面的焦脆感,但这一切对于老板来说都不在话下。

PS:因制作麻烦,很多店家都没有这道菜,但凡在外面吃饭有这道菜的地方,它就是我的必点。

藕条的粗细刚好,花椒和椒盐调味不浓,没盖住藕本身的味道,入口酥脆微甜,让人越吃越上瘾,打包一份回家还可以当零食吃。

/自酿药酒和泡菜/

因回味泡菜的味道跟老板提出购买泡菜带回家,却被老板拒绝。

“我们平时泡得也不多,就是往日里按照客人的口味来加,不卖的。”

好像每个竹溪人都会在自己家里酿制一些药酒,平时不忙的时候自己小酌一杯别是一番情趣。而店里吴师傅泡着的药酒,要是客人想喝上一杯,也是可以单独买的。

恍若隔世的安逸

一顿饭下来,在我们的味蕾得到极大满足之后,老板也难得坐下来休息片刻,坐在窗前享受着片刻的阳光,等待下一波客人的到来。

平日都是吴师傅掌勺,老板娘负责上菜结账,太忙的时候老板娘也亲自上阵,人手虽少,但小店也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知不觉之中,时光已经溜走快20年,从竹溪到十堰,掉落的砖瓦,两鬓的白发,岁月在他们身上,在这家店里留下了痕迹,但是这里的味道从未改变过 。

从店里走出来,看着周围的环境让人忘记了工作的压力和世俗的纷扰。仿佛回到小时候,那种在家无忧无虑的感觉。

所谓家常也就是如此,用一颗平常的、对待家人的心做菜,就是最好的家常口味。一个人的口味再宽再杂,纵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尝遍,搁在心坎的还是家常酒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