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不提升自我,也挣不到钱,更多在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想“一口吃成胖子”,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发展。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复利思维。复利思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自我成长财富累积中很关键。

然而长期来看,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周围,真正利用到复利的人却少之又少。反而大部分人都感觉:钱太难赚了!

什么是复利思维

先来思考一个著名的问题:

假设一张0.04m的普通纸张足够大,将其对折,再对折,如此重复对折64次,大概会有多高?

10米?20米?这已经算是极限了。

而事实是,一张薄薄的纸,对折64次,其高度有166020696万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才38.4万公里。

听起来魔幻,但事实如此。这就是复利思维的力量。

经济学家用一个公式表达复利效应:(1+r)n

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n代表时间。

当r为正时,比如你每天坚持学习半小时,也许短时间内,你和别人的差别无法显现出来,但几年、十几年之后,差异不可估量;

再比如你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也许一天两天,你并没有变得多么强壮,但三四十年之后,和你同龄的人,有的人也许已经不在了,有的人疲弱不堪,但你还是能一餐吃三碗饭,一口气上六楼不用喘。

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

只要r为正,即你在做正确的事,时间就会为你带来奇迹。

那如果是挣钱呢?

为什么挣不到钱

按照复利思维的效应,挣钱很容易。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挣不到钱?

曾经的首富巴菲特,年化收益率19.1%,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依靠50多年的复利积累,就成了全球最富的人之一。所以巴菲特之所以伟大,更在于他能保持50年以上长期稳定优秀。

而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不提升自我,也挣不到钱,更多在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想“一口吃成胖子”,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发展。

假设你目前的水平是1,你每天进步1%,一年以后和水平值约等于37.8;而如果你每天退步1%,一年以后,你的水平值只有0.03。

每天努力一点点的人,一年以后将比一年以前的自己优秀38倍,而每天退步哪怕是一点点的人,也会将自己的才华消耗殆尽。

为什么“慢就是快”

股市里有这样一句话:慢就是快,财不入急门。“急着捞一大笔”的想法往往导致的都是“亏一大笔”。

但这里的“慢”不是缓慢,而是扎实。

比如红人装,迅速抢占社交新零售赛道,在行业站稳脚跟,处于领先位置后,开始扎扎实实深耕旗下的导购版块、市场下沉版块、享多赚版块及红人集社区拼团版块等等,并开始加强对人才的体系培养。

如果连一块固定阵地都没有,却在说什么慢就是快的话,那无异于痴人说梦。红人装已将“一亩三分地”抢占下来,开始了精耕细作。同样的,对于红人装用户来说,在已有的红人装版图中,只需要跟着大趋势、大环境扎扎实实去修炼各自的武功,等待复利效应,厚积薄发,财富反而来的一点都不慢。

马云有一句话:“今天很痛苦,明天很痛苦,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你也许可以坚持一天两天每天学习,你也许可以坚持一天两天每天分享红人装,但短时间看不到你最想要的“暴富”效果,也许你就放弃了:“唉,没什么用。”

其实不是学习、分享红人装没什么用,是还没有到达那个“临界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复利思维中,“临界点”往往在区分这个世界的平庸者和伟大者。

复利很难吗?并没有,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如此而已。剩下的,交给时间,你的人生会进入正循环轨道。

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