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網-科技犬消息】

科技犬經常會收到很多網友的詢問,如何選擇一款畫質出色體驗出衆的高端電視。這已經成爲目前中高端用戶羣體的主要關注的焦點,這類型人羣看電視的時間雖然越來越少,但是電視作爲頗具家庭屬性的產品,始終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家電。

首先,"畫質"和"高端"是選擇衆多中產家庭選購電視的基礎,其次"顏值高、品牌大、功能全"面面俱到才能成爲追求個性化的中高端用戶的選擇。那怎樣才能做到"會選"又"選對"呢?如何在面對琳琅滿目的電視時練就一雙"慧眼"呢?下面科技犬對這個問題給各位網友們進行深度解析。

科普篇

1,注重畫質,OLED電視是首選目標

畫質對有多重要呢,在4K已經成爲中高端電視標配的情況下,電視整體的畫質表現直接影響着消費者的體驗感受。在前不久奧維雲網的一項調研報告中有數據顯示,有48.9%的人認爲高端電視產品的第一要素就是畫質超羣,可見畫質對於電視的重要性。

我們熟知的液晶技術,已經統治顯示市場數十年,如今仍保持着龐大的市場佔有率。但衆所周知,目前液晶市場的發展已經趨於飽和,整個液晶生態鏈也已足夠完善,加之液晶技術在顯示上的諸多硬傷,顯示行業必須注入新的活力。

CRT技術仍被不少發燒友懷念,主要是因爲顯像管上每個點可以被電子束激發主動發光,對畫質方面有着顯著提升。而等離子技術、OLED技術的畫質被稱道同樣也是因爲自發光。液晶技術雖有各種優勢,但它依靠的是液晶分子的偏轉來控制背光源透過的光線以顯示圖像,在色彩表現、對比度、響應速度以及視角等方面先天不足。

與液晶不同的是,OLED取消了背光源,由每一個像素在通電後可以實現自發光、控光。在展現黑暗場景時,OLED可以做到非常純粹的黑色,而在黑暗的襯托下,各種色彩的表現更加真實飽滿。就猶如秋天漫步在楓葉林,火紅的楓葉奪屏而出;又像走進藝術殿堂,在一幅幅名畫前欣賞。

值得一提的是,OLED也是目前唯一落地於消費級市場的自發光技術,而且早已實現大規模應用和推廣,優勢非常顯著。

2,打開電視機觀看實際顯示效果

一臺"出色"的電視機並不是將各種零部件組裝在一起。判斷顯示效果的同時,要觀察畫面,更加直觀地瞭解顯示技術應用效果,就算擁有4K分辨率甚至8K分辨率,如果沒有良好的顯示面板做支持,那麼顯示效果會大打折扣。

OLED電視實際顯示效果更出衆。自發光、高對比度、響應速度快、視角廣等特性使它最被看好成爲下一代的顯示技術,雖然當前液晶電視顯示技術也不斷的進化升級,但它依然不能徹底解決改變成像原理帶來的先天殘缺,比如漏光、拖尾等等,而這些OLED都可以完美解決。

因爲OLED採用自發光體自主發光,當表現黑色場景時,所有自發光像素呈現不發光的狀態,所以畫面可以做到完全的黑場,無限黑,對應液晶電視則會有黑色下沉不到位的情況,而且LCD電視無法完全遮擋背光源的光線,所以不可避免出現漏光或者光暈的現象,這在廉價的液晶電視上表現尤其明顯。

LCD液晶屏無論通過什麼樣的手段或者技術都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畫面的畫面模糊拖尾現象,這與液晶屏的工作方式有關,液晶分子偏轉響應註定需要時間,畫面拖尾而不可避免。

OLED的響應速度遠超LCD,表現運動畫面可以十分平滑和清晰,這也是OLED區別液晶電視的有一個無法被超越的技術優勢。主動發光的特性使OLED面板的可視角度接近完美,甚至從一些極端的角度去觀看得到的效果也基本一致,正因爲如此,客廳的"皇帝位"也就失去了意義了。

也許有人會說OLED有殘影。其實,這可以稱得上無稽之談。首先從技術發展上看,OLED已經進入了成熟期,不知多少個專業機構和行業協會都已經測試證明OLED不存在問題。其次從用戶體驗效果看,至今未聽說有OLED用戶投訴殘影。這就證明OLED在日常觀看情況下不會出現殘影現象。更重要的是,以現在電視的使用時長來看,每天平均4-5小時的開機時間,根本不可能讓電視出現殘影,否則那樣的產品早就上了315晚會。

3,OLED電視已經成爲高端電視的代表

前不久,奧維雲網(AVC)發表了《OLED電視用戶調研報告》,在報告中可以看到這樣一組數據:

①OLED電視是用戶認可度最高的高端電視產品;

②用戶對OLED電視滿意度高達97%;

③94%的用戶願意推薦OLED電視,此外,隨着使用年限增長,用戶對OLED電視的推薦意願還會升高;

電視用戶的反饋,驗證了OLED不可逆轉的趨勢,這也說明了爲什麼在國慶期間OLED依然成爲逆勢增長的現象級存在。

選購篇

1,認準品牌

"買電視、看品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不要貪圖便宜就着急購買,看準入手纔是"王道",高端智能電視的生命週期一般都比較長,一般電視的壽命至少要在10年以上,就算一臺兩萬元的電視,平均下來每年僅需要兩千,在平均到每個月僅有百元,如果你不想自己的高端智能電視早早的"夭折"當然要選擇靠譜的大品牌。

首先我們清楚一點,作爲創新顯示技術,OLED在中國市場已經得到了6大廠商的支持。這裏面既有傳統的國產老牌廠商創維、長虹、康佳,也有國際巨頭LG電子和飛利浦,即便是"索尼大法"A系列的電視面板依然是OLED。據網絡消息, 海信也已經在國外推出了OLED產品, 並且不久的未來也將會在國內推出OLED產品。 屆時,中國電視行業的大半廠商都已進入OLED陣營,未來趨勢顯而易見。

2,高端電視和家居如何搭配纔是時尚生活

隨着時代的發展,很多日常產品都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比如腕錶的功能已經不侷限於計時,而是一種時尚配飾。電視也是一樣。在繽紛多彩的生活當中,電視的功能不僅僅是觀看,更是家中的時尚元素,電視如何和家居搭配,也成爲高端用戶購買電視時最主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所以,一臺高顏值的電視對於年輕的家庭自然是必不可少

如果你認真地逛過一遍家電賣場,你一定會發現電視的普遍趨勢——大和薄。

尺寸變大是趨勢,這就需要犧牲一部分的客廳空間。然而,在大多數人家中,家居空間的重要性極高,所以電視壁掛成爲更多人的選擇。而爲了提高壁掛的美觀度,電視的厚度和牆壁的契合度,就成爲了決定因素。

事實上,厚度早已經成了目前電視的一個重要指標,特別是中高端家庭在選擇時,更看重這一點。越是能夠貼合牆壁、與家居融爲一體的電視產品,越能受到高端消費者青睞。比如去年的OLED電視厚度最薄僅有2.57毫米,僅是現今蘋果iPhone XS Max厚度的三分之一,不要忘記了那是一款2017年發佈的產品,在某些方面其實已經領先蘋果iPhone XS Max。

產品同質化嚴重 技術創新纔是核心驅動力

雖然目前電視受移動端設備的影響很大,但電視仍然有着存在的價值,互聯網電視作爲向智能場景延伸的絕佳載體,所扮演的角色不能再是僅僅的視頻窗口,而是智能家庭互聯中的一個關鍵入口。

比如OLED在使用場景上,還能實現柔性顯示,可以呈現雙面、捲曲、透明、摺疊、可穿戴等各式各樣的設計,所以除了應用在電視領域,包括手機在內的一些智能設備已經用上了OLED屏幕。OLED在物聯網時代具有廣泛的場景,甚至未來可以隨時隨地在任何物體表面進行可視化交流。

一臺電視的優勢往往由某些特定技術或部分零部件決定,而只有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纔有機會能主導產業,甚至影響行業發展進程,OLED電視已經具備了先天優勢。

想要真正的佔領市場,沒有長時間的技術和理念的沉澱不可能實現突破式的發展。單單通過價格戰更是不可能燒出用戶規模,短時間井噴的市場銷量只是一場誘人的數字遊戲,對於那些僅僅看中低價而消費的用戶來說,忠誠度基本不存在,而且現在的人們更加註重的是產品所帶來的更深入的體驗感,價格已不是選擇的唯一標準。

電視廠商如果真要在高端電視上開拓一個新時代,必須專注高端電視技術領域的創新,抄襲和模仿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唯有技術創新纔是真正的核心驅動力,獲得用戶的青睞從產品細節開始,實現有序而充分的價值流動,才能真正激發行業的創新活力,推動市場的健康增長。

有消息稱,廣州已建立新的8.5代OLED產線,預計2019下半年將實現量產,屆時,OLED面板的出貨量將會達到新的量級。如此一來,OLED電視的價格也會穩步下降。試想一下,價格差距越來越小的情況下,還有什麼能阻擋OLED的發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