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主辦方德國機牀製造商協會總經理舍費爾博士於2019年3月在中國舉行的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全球經濟並未實現前一年的動態增長。但就亞洲最大的市場——中國而言,機牀消費量與整個亞洲保持溫和增長的水平,並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發揮較強的影響力。

根據英國經濟研究機構牛津經濟研究所的秋季預測,全球經濟預計將在2019年增長2.7%,投資將增加3.1%,工業生產增長2.9%。機牀消費量將顯著增加,增長率爲3.6%。2019年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EMO Hannover)將在這一經濟背景下,於9月16-21日盛大開幕。

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主辦方德國機牀製造商協會總經理舍費爾博士於2019年3月在中國舉行的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全球經濟並未實現前一年的動態增長。然而,經過多年動態增長後放緩增長爲全球企業創造了再次專注於戰略問題的機會,併爲未來的投資做出決策。”2019年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是一個理想平臺。即將舉行的全球金屬加工展覽會以“智能科技驅動未來生產!”爲主題,共享現代生產技術現狀、網絡和數字化未來生產解決方案,以及結合傳統加工技術而產生的新服務等相關信息。

儘管經濟數據預計低於2017/2018年的結果,但仍然表現出強勁增長。這得益於亞洲的迅猛發展(GDP增長4.5%),其次是美洲(GDP增長2.4%)和歐洲(GDP增長1.6%)。然而,在資本支出和機牀消費方面,歐洲則佔據領先地位,分別增長3.8%和4.7%。特別是東歐地區,消費量預計將大幅增加。匈牙利、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仍然是發展良好並吸引投資的成功工業區。歐洲最大的市場、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發源地——德國經濟繁榮但增長略顯遲緩。預計2019年,德國機牀消費量將再次實現強勁增長,漲幅達3%。

亞洲和美洲地區機牀消費量增長率分別爲3.3%和3%,因此亞洲將成爲明年第二大國際客戶。其中,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小國的增長率較高,印度次大陸地區機牀消耗量也遠高於平均水平。但就亞洲最大的市場——中國而言,機牀消費量與整個亞洲保持溫和增長的水平,並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發揮較強的影響力。此外,儘管政府減稅和頗具吸引力的折舊政策條件所引發的繁榮發展趨緩,美國2019年的機牀需求量仍居高不下。

在全球九大客戶行業中,精密機械和光學行業、汽車行業、包括髮電的電氣工程/電子行業、飛機行業和其他運輸行業(尤其是鐵路運輸和造船業)的投資額都高於平均水平。

舍費爾博士表示,“現在來看看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主辦國德國的機牀行業狀況。”2018年生產和出口均創造新紀錄。根據估計的數字,該行業已經生產了價值超過170億歐元的機械和服務,出口率約爲68%。

儘管如此,長期上漲也將在此結束。2018年的訂單量略微上漲1%,第四季度時已有明顯放緩的跡象。一方面,全球經濟發展動力減小,歐元區以外的市場陷入赤字。另一方面,2017年下半年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的舉行推動國內需求爆發。這幾個月尤其旺盛的需求對2018年的總訂單目標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隨後實踐證明,直至2018年底,訂單數量未能有所超越,反而出現負增長,與預期一致。最後,隨着貿易衝突的擴大,全球保護主義抬頭,油價上漲,各種新興市場陷入高通脹困境,無節制擴大債務規模等等狀況頻發,當前全球狀況令人不安,尤其是中小企業如坐鍼氈。

儘管如此,員工人數超過歷史記錄,增長至75,000人;到2018年底,幾乎所有員工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人才利用率達93.7%。舍費爾博士談道,“機器產能利用率和供應商零部件供應情況顯示,經濟放緩減輕了公司和員工的壓力,並創造了思考空間,便於設定未來必要路線。針對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如改變了製造流程和工作崗位的自動化和工業4.0,公司建議採用明智的投資計劃,例如在2019年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上。”

中國經濟放緩經過近幾年的高增長率,目前中國經濟有所放緩,增長率穩定在正常水平,即呈個位數增長。這並非特例。其他亞洲國家,如日本和韓國,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中國政府已採取措施應對該等轉變。例如,減少基礎設施投入,改善地方當局的債務狀況。同時針對融資方案設置限制條件,監管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爲等。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的評估,此間種種都預示着資本投資的重要性漸漸降低,這對於發展而言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政府通過減稅來支持消費。消費一直是經濟發展的可靠支柱。

根據牛津經濟研究所的數據,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增長6.1%,全亞洲增長4.5%。工業生產增幅較小,增長速率爲4.6%。八個最重要的機牀客戶行業的投資預計增長3.5%。飛機工業、其他運輸工具(如鐵路和船舶建造)、汽車工業和機械工程等增長尤爲明顯,投資比例大幅增加。世界市場和國內地區範圍內,現代生產技術是中國工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中國是最大的機牀生產國。然而,中國機牀消費量比國內產量高出四分之三。該數據是本行業落實現代化目標的重要指標。牛津經濟學家預計,與前一年的機牀消費量漲幅(7%)相比,2019年中國機牀消費量將增長3.3%。

2018年,中國機器進口價值約達80億歐元,使得該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德國是其第二大供應商,供應量約佔進口額的四分之一。2018年,德國對中國的機牀出口增長了6%,約爲23億歐元。訂單主要涵蓋加工中心、磨牀、車牀以及零件和配件。

舍費爾博士稱,“然而,中德機牀業務絕不是一條單行道。”德國進口機械中約4%來自中國。中國是德國十大供應商之一,佔比超過4%,銷售額約爲1.7億歐元。2018年,德國從中國的進口增長了23%。

因此,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十分重視中國的製造商和專業觀衆。截至今年2月中旬,160家中國公司已經完成展會註冊。相較於2017年展會,今年同期增加了40%。其中,株洲鑽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濟南邦德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贛州澳克泰工具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精雕集團、東莞市普銳米勒機牀有限公司已確認出席。

舍費爾博士總結稱,“總而言之,2019年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的經濟環境必將爲中國觀衆創造優良商機。”因此,我們建議中國機牀用戶也能積極參加2019年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優化未來投資決策。根據中國工業進口統計數據,中國工業三大重要供應商國家和地區——日本、德國和中國臺灣的近1,000家制造商於2月中旬完成漢諾威金屬加工世界註冊工作。舍費爾博士表示,“這意味着許多重要的商業合作伙伴都將現身展會。”2017年展會中,超過3,300名中國產品專家前往漢諾威參加活動。舍費爾博士總結道,“這是歐洲以外最大的參展團隊。”

文章轉載《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如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著作權解釋權屬原創者所有,本文工業4.0俱樂部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