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哐当~哐当……”这是小时候人们熟知的火车经过的声音,而如今,火车的“哐当”声已经消失了。10月23日,凤凰网四川来到绵阳工务段江油线路车间一探究竟。

绵阳工务段江油线路车间,成立于宝成线建成通车之时,这个车间党支部还在2006年获得过中组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进入江油线路车间院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有着现代气息的车间,干净整洁的院落,一群铁路职工正在开展技术练兵,沙沙的机械的轰鸣让这个院子热闹了起来。“今天停工组织大家开展技术练兵,提升职工们业务技能。”没等询问,车间书记周世江开始介绍起来,今天他要揭开火车“哐当”声消失的神秘面纱。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是钢轨焊接作业,宝成铁路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的限制,宝成线开通时铁路线路为木枕结构,钢轨承载能力也比较弱,均由25m的短钢轨拼接而成,‘哐当’声,大部分是因火车车轮与钢轨接头撞击产生的声音。”周世江介绍说,“这种用焊接的方式把所有的钢轨连接在一起的线路,我们称之为无缝线路,原则上宝成线成都至宝鸡为一根整体的钢轨,现在随着路局的投入,我们跟换上去的钢轨均为250m和500米一根的长条钢轨,就是为了减少现场的焊接数量。”

焊接完成,在短暂的休息过后,他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一组内燃打磨机械轰隆隆工作起来,火花四射。“打磨作业是焊轨后一项必要的工作,这样才能使得钢轨更加平顺,火车经过时才能更平稳。”周世江说,“在以前没有这种打磨机之前,我们只能用手持砂轮打磨仪器,慢慢地打磨,费时费力,打磨效果也不尽人意。”

据了解,除了钢轨焊接打磨,要减少火车经过时的噪音,线路捣固作业也必不可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要扛着捣镐,俗称‘八斤半’,每天要捣几百根枕木,而因人员的个体差异,导致捣固的效果参差不齐。”周世江介绍说,“现在我们捣固工作发生了大改变,从手工捣固,到小型机械捣固,再到现在的大型机械捣固,铁路线路质量大大提升。”

据周世江介绍,铁路工务工作借着改革的春风,也迎来了更新换代的黄金期,从肩扛手抬的养护模式到全自动化的机械养护模式,是一代代铁路人智慧的结晶,现在的宝成正线上全部更换为钢筋混凝土轨枕,整条铁路为无接头的无缝铁路,火车轮子与钢轨的撞击声就这样随着时间慢慢消失了。(凤凰网四川综合 李文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