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计划出门旅行的话,你会提前在网上查看攻略吗?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会,看看去过的人的评价,可以减少我们踩坑的几率。

那么,你会选择在哪个网站或app上搜索呢?

是携程?去哪儿?驴妈妈?途牛?还是……马蜂窝?

不过这回,马蜂窝是真的捅了马蜂窝!

近日,一篇名为《估值175亿的马蜂窝 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刷爆网络,你们所信赖的此网站的“真实点评”竟然大部分都是从别的地方“搬运”过来的!

文章爆料人称,马蜂窝2100万点评中有1800万涉嫌抄袭,此外他还表示最初只是想去写一个模型去鉴定餐饮点评的真假参加数据比赛,本想拿马蜂窝做一个实验,没想到直接把马蜂窝掀了个底朝天。

Emmmm……对此,小嘿妹也只能说佩服佩服了!

爆料者提供数据表示,这抄袭的1800万,是包括官方账号在内的许多蚂蜂窝用户,人均抄袭了数百名大众点评网用户的评论以及大量来自携程、艺龙、Agoda、Yelp等知名网站的用户内容,甚至还屡次在在官方有奖活动中中奖!

你说这么大的公司连发点奖品都要造假,小嘿妹打算靠转发抽奖养家糊口的梦想算是破灭了!

事件发酵几天后,马蜂窝终于在今天一早做出了回应,马蜂窝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条长声明,并表示“针对该文中歪曲事实的言论,和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马蜂窝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总体来说就是假的!造谣!将采取法律手段!

不过,此篇声明好像并没有什么用,网上的质疑声还是一浪高过一浪,也有网友表示或许不存在这样大批量的抄袭,但是官方有奖活动不是僵尸号就是抄袭号,要不就是空号,这一点怎么解释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马蜂窝的确是在极力否认此次的爆料,但是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似乎不是那么充足,马蜂窝也得赶紧甩出有力证据才能真的让吃瓜群众们信服啊!

马蜂窝是以旅游攻略起家,由陈罡和吕刚创立于2006年,从2010年正式开始公司化运营。

马蜂窝以“自由行”为核心,提供全球超过60000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攻略、旅游问答、旅游点评等资讯,以及酒店、交通、当地游等自由行产品及服务。

大家都开始熟知马蜂窝应该是在今年世界杯期间,世界杯期间,洗脑广告“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成为了大家的吐槽对象,此广告一播就得不下十遍,大家看黄轩的脸都看烦了,广告播完之后就真的跟马蜂在旁边一样“嗡嗡嗡”的。

另外,在马蜂窝的官方网站上显示,目前马蜂窝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亿位旅行者,92万家国际酒店,2100万条真实点评,3.82亿次攻略下载“,并自称是”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不过,其实马蜂窝说这次是“有组织的攻击行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大公司们融资之前总是会各种暗流涌动,小动作也不断。

有公开资料显示:

2011年10月,获得资本500万美元A轮融资和200万美元无息贷款。

2013年04月,获得启明创投领投的15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5年02月:获得高瓴资本、Coatue、CoBuilder、启明创投的C轮融资,累计融资逾亿美金;

2017年12月,获得D轮巨额融资,淡马锡、今日资本等合计投资1.33亿美元。

据说最近,马蜂窝再次传出需要下一轮融资的消息,他们希望以20-25亿美元的估值来获得3亿美元。

不过现在,正处于投资界的寒冬,大家本来就都没钱,马蜂窝又在节骨眼上出了这样问题,下一轮的融资和估值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说,此次事件是背后有人操作的也不无可能。

但是我们话又说回来,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马蜂窝各方面都行的正坐得直,那么别人怎么黑也不怕!

关键是马蜂窝自己究竟有没有问题呢?

我们要在这里打上一个问号?

其实,现在的各种数据造假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这仿佛成了行业内大家心照不宣的“手段”,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太看重数据了,不论是投资商还是普通人。

一个项目寻找融资,只要数据做得漂亮,投资商就会哐哐往里砸钱。

一部影视剧,只要收视率做得漂亮,就会被推到首页让更多观众注意到,从而获得更高的点击率。

无奈吗?也无奈。

人家都做你就得跟着做,要不然你就是倒下的那个。

看这次马蜂窝还能补回来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